我的網誌清單

白雲老禪師-心地發明

壹、概 要

雲老禪師自七歲披剃至今,七十多年來於禪與教的法處,不論是知見的解或修持的行,在在不離禪的活潑方式;開啟後學的智慧之門,從不照本宣科,依文釋字。
雲老禪師深入般若經藏,運用佛法要義於平常的生活當中,注入每個當下的身口意行為裡;期盼於實踐中赫然發現「心」的奧秘,明了「法」之妙諦,悟證二千五百多年來的覺悟正法,在此僅舉雲老禪師少分的心地發明如下:
一、三關大覺:

明了!
明白了!
明明白白了!

三關大覺為雲老禪師於民國五十年仲春行腳至花蓮縣鳳林鎮山麓一小瀑布旁,於夜間禪定時悟取此覺悟之三層次,名之為三關大覺。

二、四分說法:

體:本體、本質、內涵。
用:作用、效果、影響。
相:表相、行相、現象。
境:內容、境界、修養。

雲老禪師認為一個完整的佛法,必然包含有體用相境四個部分。以如來藏而言:其「體」,為心意識組成之體;其「用」,可於因果感應及因緣法則中發現;其「相」,展現覺悟之文字語言;其「境」,究竟清淨之莊嚴地。物物皆可於其體用相境的剖析中認識而透徹覺悟的殊勝之果證。

三、五蘊間隔:

色受想行識五蘊的運作完成於一剎那間,而禪定的修養工夫表現於這五蘊變化的過程之中;想行之間的奧妙,在於想行之間建立起間隔,加大其距離,去思惟,去認識,在此間隔中發現「轉」和「化」的機會。

四、止觀新法:

止於一念:研究、分析、認識。
觀照菩提:察覺、返照。

止觀新法,是實用止觀,是老禪師一生禪修的心地發明,共分為二個層次,五個步驟,不同於天台的止觀法門。
止觀新法由止於一念至觀照菩提,而完成禪的境界。其方法要點在於意念生起時的掌控,以便作深入研究、分析,而獲得認識;從認識所得,務期與道相應,與生死有關。也就是不離於所止之一念,而後察覺到「我」,並進入自我返照,突破自我意識的藩籬,如此,才有機會發現菩提的道諦。

五、學佛方程:

當分別心生起的時候,不要一味地計較執著;
要去認識去瞭解,進而有所發現,
久而久之,必然會有所突破。

當心生分別的時刻,不要忘了自己是個學佛的人,不要只是計較、執著,而要深入地研究、分析、認識,並對自我有所察覺,返照於自我;如此不斷地修養自我,久而久之,必能漸趨於「覺」的圓滿。



貳、解 說

佛法甚深微妙,浩瀚無邊,若不假藉善知識的指引啟發,難以登堂入室、深探法要。畢竟「無上妙法,非關文字」,「若有言說,皆無實義。」欲從經典文字中發現佛法,往往流於依文解義,臆測佛意,鮮能如實突破自我、與道相應。雲老禪師智慧宏深,辯才無礙,是殊勝難得、有修有證的大善知識。其在佛法上有許多的心地發明,茲依據前述五項心地發明,淺略縷述部份相關文獻資料,解釋其中名相,作為學人研究參考之助。

一、三關說法

何謂三關呢?
三關之建立,實無定則,但其序列,卻不外是「破」本參,「透」重關,「出」生死牢關三道卡子……
有謂初關乃破吾人前六識之迷,重關乃透第七之我意識,牢關乃清出第八識中所藏業識種子。
有謂先識「主人翁」(自省、聽經聞法者),破迷立信,謂之初關;然後意識不起分別,所謂即心即佛,識得妙有,是為重關;由空性起用,人法皆空,所謂非心非佛,頓超佛地,是為出末後牢關。
有謂入見處,破疑惑,無心以為道,是為初關;而後證見處,斷疑惑,無相以為道,是為重關;最後了見處疑惑,無有可斷,以無住為道,是為末後牢關。

清季雍正帝謂:夫學人初登解脫之門,乍釋業繫之苦,覽山河大地,十方虛空,並皆消殞,不為從上古德之舌頭所瞞,識得現前七尺之軀,不過地水火風,自然清淨,不掛一絲,是則名為初步破參。破本參後,乃知山者山,河者河,大地者大地……盡是平等,皆是菩提,無一物非我身,無一物是我己;境智圓融,色空無礙,獲大自在,常住不動,是則名為透重關。透重關後,家舍即在途中,途中不離家舍,明頭也合,暗頭也合,寂即是照,照即是寂,行斯住斯,空斯有斯,無生無長生,無滅無不滅,如斯惺惺行履,無明執著,自然消落,方能踏著末後一關。

雲老禪師謂:看破破本參,放下透重關,自在即出生死牢關。……但「向上一路,密不通風」,仍不能脫出漸修「或累世修」而得頓悟者,何況古德尚有:「一簇破三關,猶是箭後路」之說;可見禪關非是理解邊事,講求參要真參,悟要實悟,無論如何,不得草草自欺。……

最後介紹:雲老禪師在民國五十年於花蓮鳳林蓮社廣傳法緣時,一日中夜禪定中偶得之三關,提供給禪門大德參考。

明了!本參。
明白了!重關。
明明白白了!牢關。
參!

二、四分說法

佛教的經論之中,常談到「體相用」三者,而較少提到「境」。實則,欲認識完整的「法」,不能不考慮到「境」的內涵。任何一法皆有其「境」的存在,當它發生變化作用時,「境」自然存在其中;這是符合佛陀思想的,只是古今大德未明白指出其中的機關。

例如,大乘起信論的大綱有:一心、二門、三大等等。其文中說「摩訶衍法(大乘佛法)」的本質是眾生心,而其中的義理則為三大:
(一)、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
(二)、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
(三)、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

雲老禪師對「法」有如下解釋:
法,梵語作達摩,通於一切語言、文字、事物;
有大有小,有形無形,以及真實和虛妄;
總括事與理的軌則和任運,悉謂之法。
法,中文以「水」的「去」來,而言遷流變化;
有已知未知,有能知和可以探索的,甚至一些意料之外,姑且稱作不可思議的。

從「水」說:有體、用、相、境的差異:
體---以性質分:有鹹、淡、香、臭、清、濁等的不同。
用---以作用說:吃、洗滌、灌溉、調和、養殖等的不同。
相---以相狀言:有冰、雪、霜、露、嵐、汽、霧等的不同。
境---以內蘊分:有溫、熱、冷、凍、濕、滑、澀等的不同。

再者,老禪師又以﹁因﹂為例,說明法的認真,必須具足四個條件:
體---因的種性,生起因。
用---因的過程,效用因。
相---因的現象,差別因。
境---因的內涵,究竟因。

四分說法可以幫助學人把握「法」的真實內涵,了知法在那裏,進而從法的認識、了解之中有所覺悟,有所突破,轉有為而成無為。

三、五蘊間隔---想行之間的奧妙

何謂五蘊呢?
五蘊又名五陰,陰是覆蓋遮蔽,把真性陰蔽不見於深處蘊藏。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眾生的身心,便是這五蘊積聚而成,五蘊也可說是意念的變化作用現象。當五蘊發起作用時,就是吾人的起心動念,亦可以說,是吾人的自我意識;基於「我」的意義,並具了「心、意、識」三大內涵。

五蘊---「色、受、想、行、識」的進一步說明是:
色:外色與心相應,色蘊形成,有了五欲八風中的任何一種,
        包括感性與理性的內涵。
受:因色蘊中的內涵,引發某種變化,發動領納後的情識作用,
        也就是所謂的感受。
想:如是隨即產生思想,依情識作用而生起,
        包括關係的,聯想的,甚至潛意識的。
        (思想的作用,便是考慮如何處理問題的過程。)
行:如是,緊接著發生籌量之後的行為,
        包括各種不同的表情和動作。
        (只是此類行動不是形之於外的動作,而是蘊之於內的心識作用。)
識:最後,顯現出不同的了別,甚至不同的結果。
        (或者說是認識之後的肯定;不過,它也不是問題之後的答案。)

當然,五蘊的變化,雖然具有不同的層次,而變化的速度是很快的,有時,幾乎剎那之間;
不過五蘊的作用,因有「業」與「道」相異的原動力,所產生作用的結果,自然也就不同。
因此,於五蘊變化之時,無論色蘊中形成的內涵如何,於受想二蘊的變化,總不外是以業隨業生起作用,或以道化業轉變為功德,例如煩惱與菩提。

業:色蘊中是煩惱,受想中依於業,則隨煩惱而轉,行識處於煩惱之中。
道:色蘊中是煩惱,受想中依於道,則轉煩惱而成菩提,行識處於菩提之中。

由此可見,色蘊中所形成的內涵,全在受想的變化而決定作用;
同時,更可以發現變化和作用之前,受想與行識之間必須建立起間隔;
如果,間隔能夠加大,作用的結果便能調整自我的意識,
去發現是隨業而受迷惑?
抑或是從道而得覺悟?
這就是蘊藏中的機要,亦是行者與非行者的五蘊,於生起變化,肯定作用之時的最大不同之處。

五蘊間隔之妙用

再談五蘊間隔之妙用,雲老禪師說:
色、受、想、行、識等五蘊,其變化作用,於時空的現象,完成於剎那之間,
而且是一氣呵成,沒有緩衝的餘地;
不過,對學佛的修行者而言,卻是可以建立空間,利用時間,調整五蘊的變化,改善行為所完成的作用。

如何建立空間?又如何利用時間來調整五蘊的變化,而改善行為所完成的作用?
那就是從五蘊中的「想」蘊,尚未進入「行」蘊之前,建立起「間隔」,著手於「想」的調整;
亦即是禪那八定中所謂「想」、「非想」、「非非想」的修養。
為了「想」的周詳,「想」的不偏離佛陀的教法,
唯有於「想、行」之間建立起間隔,纔有機會利用時間,發揮空間;
調整「想」的內涵,提昇為「非想」,甚至增上為「非非想」的境界。

於法理如此,但仍須把握要領,切記「想、行」之間的「間隔」,其間隔愈大,效益也就愈大;因為時空的利用與發揮,肯定於時間的長短,空間的廣狹,表現修養功率的高低。

是故,間隔的要領在加大,在延長,在好好的利用;唯有如此,於「想」的發揮效益,方始提昇為「非想」,增上為「非非想」,圓具八定的功夫。

雲老禪師常說:要「運用思想,發揮智慧」。
部分學者認為:古德說「思量即乖」、「離心意識參!」、「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因此,對任何行者皆主張不可思想。似有依文解義,食古不化之嫌。
因為八正道中有正思惟,禪那譯作思惟修,靜慮。
所以「運用思想,發揮智慧」正是應機說法、以楔出楔,修行之正常過程與方便法門。

其實古禪德言「思量即乖」是指見道當下直契本心,不假思量,以思量者即離初心覺識。
而運用思想,發揮智慧則是觀的效用。
二者並不相矛盾,見道為本,觀為用;二而一,一而二。

至於「想行之間」的更清楚說法,雲老禪師如是說:
想行之間建立起間隔,乃係「色蘊」已經形成,「受、想」亦已生起變化,我意識發動了分別作用;
此刻利用間隔,調理「受、想」,換取造作的空間,不至使「行、識」隨緣境而有「成業」的危險性;
此種修養是比較艱辛的,甚至太過掙扎,因勞累而損害道心!

因此,一個修養有素的行者,往往「色、心」尚未相應,色蘊不曾形成之前,即能主宰色法,自我意識便不會生變化、起作用,憑藉觀照的功能,色與心便可以不相應行。

於是,色蘊不起,五蘊皆成空相。
於是,一切有為,皆不受影響。
於是,有所不為,隨心自在,隨緣無礙。
於是,色心不契,自心明了清淨。
於是,色蘊空寂,受想寂然;想行之間「空」的建立亦成多餘。
於是,五蘊無我,想受滅盡。
於是,色心非我事,那伽常現前!

雲老禪師又有﹁想行之間的緩衝﹂的說法:
人,不是反應的快慢,肯定修養的成果。
人,修養的表現,在於「想、行」之間的內涵價值。
人,自我傳達之時,是否具有修養,最明顯的行為,是沉不沉得住氣。

緩衝,正是調適自我意識的疾速強烈。
自我意識的展現,發動於色蘊形成之時,於「受、想」相互變化的差異,確定「行、識」的價值。
因此,想與行之間,有了「間隔」修養的法要問題;就像是「餓、飽」之間,在於「食」的內涵,確定其營養價值。

修學佛法的行者,往往強調五蘊皆空,殊不知人的自我,並非強調一個「空」字,就可以空得了的;
基於人的自我,「心、色」少不了交涉,即使是抗拒,已經於相應之下,發動了「不相應行」的自我意識,包括感性的,或者是理性的。

何況色蘊欲空,不是否定,也不是逃避,更不是排斥,就可以使「色」而能「空」了;
緊接著,連鎖反應的「受、想、行、識」,正當意念中剎那生起「色」須「空」的時刻,那「受、想、行、識」,於剎那中的剎那,就已經全部完成了!

更何況,摩訶衍法,不是於「苦受」而求其「空」,而是如何修養到「苦受」時而能「不苦」;
就像是平常時,人與人的情感反應,有「心甘情願」和「不甘不願」的絕對差異。


試問:那其中的「奧妙」在那裡?
由此可見,色於「法、蘊」的修養,不是捨「色」求「空」;
而是如何面對「色」,予以刻意的認識和瞭解,調適「心、念」的計較和執著,轉變成「化解色」,顯現「空義」之真象;也就是「淨色」的究竟工夫,圓成修養的內涵價值!

離開五蘊則無佛法可言,認識五蘊間隔,利用想行之間的奧妙,正是進入佛法大海的津口。
如何運用思想發揮智慧呢?
則必須配合老禪師的另一個心地發明---止觀新法。



四、 止觀新法

學佛就是學智慧,有了智慧才有覺悟的機會。
當煩惱、迷惑、業力現前,計較執著生起的時刻,不要一味的在煩惱中打轉,應當運用思想,發揮智慧,從分別中認識、了解,有所發現,進而有所突破,這就是一種道的修養。
煩惱中有菩提,從業可以顯道,離於煩惱則別無菩提可得。


止觀法門的認識

止---止於一念。
研究、分析、認識。
觀---觀照菩提。
察覺、返照。

簡簡單單二十來個字,名之謂「法門」,似無奇特處;
但是,化簡為繁,從繁入簡,就不只是自我想像的意識中那麼平淡無味,不足為道的想法了。

止、
止於一念,行者能否止於那一念?若是意念紛擾,雜妄當前,或者空虛散亂,漫無頭緒;
值此時刻,如何能夠把握住任何的一念?
即是「息止」之時,而後於一念中研究、分析、認識,確然獲得進入觀照菩提的機會。

觀、
觀照菩提,行者歷經「止念」中研究、分析、認識之後,必然有所發現,發現那一念中所存在的利弊、正負、業道、迷覺等真實面目;
尤其是過程中所得,有多少是自我的,非自我的,必須整理所有的發現,加以多次的比較和選擇,然後提昇至「觀照」的修養。

如何「觀」呢?
依於察覺的方法,去蕪存菁,作精緻的比較和選擇;
然後,於中深刻的行為察覺「道」的蹤跡。
基於「道」在「業」裡的諦義,必須作細密而慎重的察覺,方具返照之功,不至產生偏差而混淆正道;畢竟行者需要照見的不是自我認為,而是具足饒益的阿耨菩提。

止觀法門將佛陀微妙的覺悟之法化為簡單、明確,可行的思惟步驟,對受過新式教育、喜歡思辨的現代人而言,是個契機契理的修學法門。
梵語「奢摩他」譯作止,
「毗缽舍那」譯作觀;
吾人必須「定慧等持」,「止觀雙運」才能覺悟。
法華經說:「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



五、 學佛方程

學佛要先建立正知正見,所謂:「懂得道理好修行」,從「學佛方程式」中可以發現修行是修養自己身口意的行為;
要照顧自我的起心動念,維護自我的起心動念,進而突破自我。
金剛經說:「菩薩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雲老禪師有所謂「學佛方程式」的發明:
當分別心生起時:
不要一味地計較或執著,
應該深入的認識或瞭解;
尤其要於中有所發現,
久而久之,必能自我突破。

例喻:
概念---陶瓷器物。
分別---茶杯。
計著---於中國的傳統是泡茶的杯子。
可以泡咖啡,可以泡牛奶。
可以裝飲料,是盛物之器。
認知---茶杯是代名詞,其實是陶瓷器。
發現---陶瓷器,因需要而製作不同。
突破---從概念到分別,從計著到認知,一旦有所發現,仍得慎審有多少自我;
            不然,是不可能突破的!

因此,轉煩惱而成菩提,當知,該如何從分別心生起之時,一連串必然而又不相同的過程,以及有所發現等,是否突破了自我意識?
如是的方程式,乍聞之下,似乎沒有什麼?若能心平氣和的運用於人或事之中,久而久之,會有許多發現,也就必然能夠自我突破!


參、結 語

雲老禪師將佛法以深入淺出、簡單扼要的方式表現出來,真是「化佛陀的語言為人類的語言而為人說法」。
並不是以名相解名相,或止於依文解義的作略,就能使時人獲得實際的饒益,因為佛法並不是供在學術象牙塔中的裝飾品。

從以上的資料中,吾人可以發現佛法就在我們的身旁,就在我們的心中。
佛法不是只供膜拜的經藏,而是可以融合在日常生活之中,化解煩惱,顯現饒益功德的道理方法。

以上心地發明均為上白下雲老禪師七十餘年深入禪海實修實證的心得,值得吾人珍惜。

千佛山方丈白雲老禪師圓寂讚頌大典

 

  配樂:千佛山頌   詞:白雲老禪師

清淨莊嚴,自由佛地
三寶弟子雲來集,雲來集
究竟佛法探真如,定慧等持尸羅力
臨濟家風人人唱,應無所住誰空寂
突破塵勞循正道,事理無礙三摩地
究竟佛法探真如,摩訶般若波羅蜜
波羅蜜 波羅蜜 千佛山~




憶師想師念師

憶師 想師 念師

千佛山的大家長

我們最最敬愛的白雲老禪師已於五月十八日示寂

回想起與師相處的快樂時光

憶念起師助我度過苦厄的難關

師之智慧‧‧‧‧‧‧

師之慈悲‧‧‧‧‧‧

師之教化‧‧‧‧‧‧

師是我等在娑婆之依怙

無限感恩~











白雲老禪師訪談記錄(十三)




25、學佛不學人
有人問:老和尚是如何修行的,能不能告訴我?
我說:告訴你也沒有用,因為學我是學人,學人就只能成人,要學佛才能成佛。
以前我們成立佛弟子慈善基金會,現在已經改為千佛山慈善基金會,
這是應弟子們的要求。
本來我們叫千佛山菩提寺,大家覺得千佛山這個名字不錯,慢慢就用了下來。
其實我到現在還常這麼說:「我是你們的老師,你們是學生。可是皈依三寶後,你們並不是我的徒弟。你們的師父是佛、是法、是僧。」可是到目前為止,全臺灣只有我敢講這種話,其他人都是說皈依了就是徒弟。
其實出家人只是一個代表人,僧伽是一個團體,不是個人,一個團體總有代表。信徒皈依後,依止這個代表人學習佛法修行,如果信徒搬家了,就要另外就近再找一位依止的師父,找一位代表僧團的師父。學佛的出家人、在家人都是佛弟子,沒有人弟子。
今天在臺灣都是學人,皈依人,法師講一部經,他不說佛說什麼、對我們有什麼好處,而是說祖師怎麼說、大師怎麼說、長老怎麼說、高僧怎麼說,其實講經當然要講佛怎麼說,怎麼只是講人怎麼說?人的學佛心得拿來當參考是可以,不過不能拿來當成學習的對象。
所以我說那是人法,不是佛法;是人教,不是佛教。
目前的佛教界,不只是臺灣,全世界的趨勢也都是這樣。

所以禪宗裡有幾句重話:
小疑小悟,大疑大悟,那麼不疑呢?
就是不悟了,這是要人不要盲從。不妨面對自己的疑惑,化解疑惑,自己才能得到利益。
當然有很多人提出相反的意見說,佛法不是講信願行嗎?不是要絕對的信嗎?但那是對佛,不是對人,對象不要搞錯了。
菩薩說的也是學佛的心得,何況所謂祖師、大師、長老、大德,他們究竟到達何種程度的修養?我們不能得見,只是聽說。
臺灣有位李炳南居士,現在已經過世了,他透過印光法師想求淨土法,但他從沒見過印光法師。在臺灣,我同他第一次見面就和他說:「你沒見過印光法師。」
他說:「你怎麼知道?」
我說:「從你言語我就可以知道,因為我和印光法師接觸很多次。」
李炳南 居士是通信皈依的,從沒有和印光法師見過面。
我提這一點,不是在講是非,而是講很多人盲目的崇拜。
另外太虛法師在臺灣是最流行的了,可是有幾個人知道太虛法師是政治和尚?
我可以100%的肯定他是政治和尚,所以《太虛大師全集》寫出來的某些部分是有問題的。
在實際問題上,他令人不滿的地方還是有的,例如他向國民政府建議42條意見,包括寺院財產要拿出幾分之幾給政府,那是因為他住在城市,不知道住在山裡面的寺院狀況,看到寺院有好幾十甲田,好像很大,他不知道有多少人要依靠這些田地自己耕種生活。
此外,寺院跟學校的部分,過去要辦一個學校是很困難的,他建議要把寺院開闢多少地方給政府來辦學,這聽起來很不錯。 他另外提出很多建議,包括42歲以下的出家人都應該去當兵, 穿袈裟的方式要改變──這等於是要破壞佛教的傳統。
對於他的建議,不只是我不滿,就是連很有道德修養的虛雲老和尚也非常生氣,他向他的督軍皈依弟子說:「我現在要到南京去做一件事。」那時候督軍都有飛機。「您去幹什麼?」
他說:「我要去降魔、斬魔。」
嘿!那麼一個有道德修養的老和尚都生氣了。當然這都是過去的事了,不需要去討論。
其實我對印光法師或太虛法師沒有任何評論,不管怎麼樣,一個人有名氣,一定是具備某些條件、有他的長處。只是太虛法師到後期完全改變了,反對他的人太多了,擁護他的人便鼓勵他把自己關起來。經過幾年的修行以後,他慢慢懂得什麼叫出家,什麼叫佛法,用佛法來說,他是覺悟了,以前他的破壞性很大。來到臺灣的人,很多人都是看到後期的太虛法師,對他在前期的破壞、亂的部分不會知道。

印光法師其實是一個老實修行人,他唯一教化是唸佛,可能是受到盧山慧遠大師的影響。

早期出家人都是受到過去高僧的影響,過去大陸要看一部《大藏經》是很難的,不夠資格的人不讓他看。知道南懷瑾嗎? 為什麼他當過沙彌? 他是為了要看藏經,到廟裡出家現沙彌相,藏經看完了,他就走了。在廟裡看藏經的人,可以受到供養,什麼都可以不要做,只要好好看藏經,所以要具備條件的人才可以看。他的故事不錯:現沙彌相去看藏經,現道士相去學道法,他很自在。

臺灣目前佛教很熱鬧,佛教徒人數龐大,我們可以看到每一年佛教界的收入和支出經費都是非常驚人,但是佛法在哪裡呢?
其他的教也是教,佛教稱為佛教,談的是智慧、修養,但佛教徒不一定有智慧修養;
學佛的人應該追求智慧。 智慧從何而來? 那是佛陀的道理、方法,然後化為行為去修行。

有了完全的修養,才能得解脫。許多學佛的人,只是在語言文字上學佛。
我講一些話,別人或許會認為我這個和尚一點都不莊嚴:在臺灣看到許多人自稱他是佛菩薩再來,是多麼的了不起,假使見著這種人,忽然之間賞他一個耳光,看他有什麼反應,你就知道他有什麼修養。
如果他問說:你為什麼打我? 那麼這個人可是個凡夫俗子;
如果他讓你根本沒有伸手的機會,這個人才是了不起。
畢竟一個有道德修養的人,不在乎會不會講、會不會寫,而是心性的修養怎麼樣。





26、自耕自食的寺院傳統
過去大陸的寺院和臺灣不一樣,都是自耕自食,土地都是在家許願的人送的,寺中常住靠自己種田、種菜、砍柴等等,都得自食其力。過去只有城市的寺院不做這些事,處在深山裡的寺院,尤其是大叢林,都得完全靠自己。
 一般說來,過去大陸的城市寺院多屬經懺道場,專門為往生者服務,至於山中叢林,則是和活人(信徒)打交道。所以我到臺灣來很不習慣住在城市的寺院,到目前為止,我還是很少花時間去和死人打交道。不過現在我們寺院也有經懺,因為完全只靠供養仍屬有限。
我們的唯一條件是亡者不可以進寺院,屍體得經過火化,也不能送到大雄寶殿,我們的大雄寶殿絕不容許。地藏殿則屬於為往生者而設,我們為亡者唸經大多在外院,內院是一般人或法師,區分得很清楚,即使骨灰也都不可以進到內院。
如果我們以釋迦牟尼佛原來的思想和立論來說,度人是要度化活人而非死人。
我常說佛法是對人說的,而不是對死人說的。
可是我們看臺灣的情形,如果不和死人打交道,會幾乎沒有飯吃。
我們還好,儘量避免這一類事。到我們寺院結緣的,我們為亡者做法事,多屬我們的信徒;為了信徒,那是不得已,我們情願在農曆七月盂蘭盆節的時候做普渡法會,平常就儘量避免。
我說一句重話,可能很多人都不能接受,就是我從來不主動出去找人化緣;我在臺灣半世紀了,我自己不做,也不會教我的徒弟做。這可能和過去我的師門教育有關係。
我的師門一脈傳下來,都是這樣的,有多少道德修養、多少福報,都不勉強,不強求,可是不可以拒絕人家來結緣,因為人家發願來做功德,就不可以拒絕,但是絕不主動去化緣。
這種作風,可能不只是在臺灣,說不定在這個世界上只有我這樣,這也是我的師門傳統。
(未完待續)


 以上文章自”口述歷史轉載”




 


 

與白雲老禪師有約

http://www.wretch.cc/blog/fotuo9999/10711405

死之一字

文/淨石

除了極少數的特例外,似乎人人都怕這個「死」字,避之唯恐不及,因而創造了許多替代名詞。正式的,如逝世、去世;一般的,如往生、走了、仙逝、駕鶴西歸。
「走了」應該是較新的的創意,因為早年在國外聽到某熟人走了時,還問:「他去那裡了?」
真的是一頭霧水,不知道他是離家出走呢?還是離開了工作單位?



千佛同悲:聖境一晝夜 人間九六年

2011年5月16日晨接到同門告知恩師雲公色身微恙消息。
2011年5月16日下午乘高鐵南下與德師相約會合,同相師空師同往高雄義守大學教學醫院三樓加護病房。

晚19:30被應允單獨進入病房,在恩師雲公病床前,入三摩地用心呼喚,我握著恩師的右手,顫抖著喉音道出了一句:
 “師父,大家都在等著您醒來!",
一旁侍者蓮淨師指著血壓心跳計細聲說:
“血壓有上升,師公有反應,師公聽到了!”
此時我眼前已現模糊,離開時我大聲的說了一句:
 “請佛住世!”接著跪地頂禮,
沒想到他老人家禪德真性嵭發,硬是要以此方式示現,千佛山眾佛弟子在心中雖然一再吶喊呼喚,已無福於此生再受師教誨,這是我與恩師今生最後的會面。


千佛山方丈 上白下雲老和尚捨報圓寂

http://www.chiefsun.org.tw/tw/8_news/2_detail.php?sID=1464


千佛山方丈  上白下雲老和尚因年事已高,引發心臟不適,於今 五月十八日 下午六點十二分圓寂捨報,世壽九十七歲。

目前法體安奉於千佛山菩提寺法堂,開放信眾瞻仰時間:

5月20~22日   上午9:00~下午5:00
                         
                        
                         千佛山方丈  白雲老禪師讚頌委員會
                         電話:(06)595-8106
                         地址:台南市關廟區旺萊路466巷1號

--
敬祝  福慧雙修  厚植菩提
千佛山網管組     敬啟

2011-05-15 貴子坑山、小坪頂山、忠義山、稻香山、補頂山(雨中行)



原本今天要走小谷訂的行程...
陽明山小縱走-清天宮~風櫃口(是為了6月的嘉明湖行前訓練),
但昨天的大雨,小谷取消行程,卻忘了通知我.  
依約8點半前到北投捷運站,沒等到小谷,手機不通,找荒老幫忙連絡才知取消行程.
還好,長宏今天要走小坪頂,知道他們在新北投捷運站集合, 趕忙手機連絡長宏,他們還在捷運站,正好過去與他們會合...
領隊:長宏
隊員:秋雲和洪先生,燕鳳,阿卿,燕玲, 共6人



100-05-14 石壁寮棧道 大暖尖~雨中行

5月14日 
梅雨加鋒面帶來大量雨水,卻不影嚮許多每週六想來與登山樂同好們的登山健行,
永寧捷運站2號口,9點不到,己經聚集了好多伙伴,這麼大的雨,還是有28位出席,真是感動... 





山水之外

問:行腳有異於遊山玩水嗎?
答:山水間,盡捨塵俗事。
問:多少旅遊者,不都是如此?
答:吃喝玩樂,物質享受,最多有一分精神調劑而已!
問:情識作用,不都是心意情景麼?
答:少了思惟修!
問:業作中不是有道情嗎?
答:靜慮遠諸感性和理性!
問:豈非變成木石之無情?
答:榮、固然是生態,枯、不定是死亡!
問:同是心念之所及,何來許多計量?!
云:虛空清淨,猶效些許!


末後句
初入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進入門,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住門內,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座下!
有山有水少遺憾,
有山無水多遺憾,
無山有水有造作。

請問:無山無水之時,又作麼生道?!

嗨!    山中莫迷路,水裡遠危機,還是小心一些的好!


選自白雲老禪師著作《最後才知道》

2011-05-07 景行公園-浴佛暨為慈母點燈

100年5月7日
千佛山台北講堂于景行公園舉行"浴佛暨為慈母點燈"活動
美麗的接待組人員


是苦行嗎?


師父曾經說:
  「苦行是助緣,如果意念只是到田裡種田,雨淋太陽晒,那是苦,是農夫,不是學佛修行。」


佛法與鍾玲的 - 小說極短篇(下)

文/鍾玲教授

問:女作家方瑜女士在您書前的「序」中曾說:..她擅長把握過去與現在交會的剎那,讓回憶與現實“碰撞”,在主角心中激起浪濤火花,故事也由此帶入高潮,戛然而止....各篇主角也多半在這電光石火的瞬間,觸發了悲喜不同、深淺不一的頓悟!能否請鍾教授談談〈半個世紀以前〉這篇故事裡,在某一時間的切片中,主角生命的「觀照」及體悟?


佛法與鍾玲的 - 小說極短篇(上)

鍾玲教授

問:鍾教授您好!請問您學佛多久了?是在什麼因緣下親近千佛山的?

鍾:九年前1998年大年初四,我向黃俊英教授電話拜年,他曾是我的上司,之前在他當國立中山大學的教務主任時,我是外文學系主任。他說台灣有個習俗是每逢過年都要去參訪寺院,給高僧大德拜年,還說台南關廟有一位修養極高的上白下雲老禪師,那天就由熱心的蔡麗環太太帶我們去菩提寺。

上白下雲老和尚與信徒閒話釋疑 

二○○六年一月二十九日舊曆年大年初一,各地信徒前來千佛山菩提寺禮佛,並向上白下雲老和尚拜年。在大客廳中,信徒濟濟一堂,有些人心中有疑難,向老和尚提出,老和尚的答話,機鋒快利,茲錄二則於下~



2011-05-01 【桃園.復興】北插天山


長宏行程:小烏來登北插天山
04:00 基隆火車站搭羅醫師車~汐科站接長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