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8時30分在台2線濱海公路卯澳加油站旁空地集合起登,走福卯古道南線及中線0行。因為有當地人反應希望有空幫忙清理路況。
昨晚看氣象報導,說今天北部基隆和宜蘭的下雨機率都在90%以上,清晨就陣陣大雨了,在暖暖搭許永豐的車,原來台北的雨勢也不小,但還是約30人出席今日的行程。在卯澳加油站集合當然也下著雨,大家先穿好雨衣雨褲準備出發,但拍了團照出發時竟發現沒有雨了吔,這太神奇了,原來老天爺也幫忙呢!
08:45
團照後出發~
08:50
台2線106.6K處右轉,往福卯古道南線(坑內溪步道)、隆隆池(三角埤)
江隊長和當地的諶(音:陳)先生(左)和潘先生(右)
09:00
福卯古道南線(坑內溪步道)登山口
09:14
土地公廟小休,藍天大刀隊將廟前雜草清整一番~
09:23
續行~ 沿坑內溪而上,山徑平緩易行。
10:11
內烘瀑布,水量充沛
在瀑布區小休後續行,隊長說要開始陡上了,而這時雨也綿密的下起來了…
11:00
稜線叉路,小休,山友分享水果後取右上續行~
11:44 隆隆池(當地人稱三角埤)
隆隆池邊午餐,藍天大飯店 雨中搭了三頂外帳~
午餐後江隊長帶大家繞池一圈,並清整週邊雜木。雨中的隆隆池周遭非常寧謐沈靜,跟在大刀隊後面環池一周,只見揮刀落葉的飄揚和沙沙的腳步聲~
繞池一圈,接到剛才走過的路徑,經過江隊長修徑後發現右側的駁崁遺址,周遭並有竹叢,原來這隆隆池以前曾有聚落。
駁崁遺址
12:57
告別隆隆池,續行福卯古道~
13:08
叉路,步道續行可以到五叉路(福卯古道北線、靈鷲山道場、荖蘭山)不取,轉右徑接福卯古道中線,江隊長說中線才是早期在走的古道主線。
當地的潘先生和江隊長說福卯古道有三條溪:坑內溪、榕樹溪和豬灶坑溪。
早上我們走的南線是坑內溪步道,北線是榕樹溪步道,福卯古道是主線(豬灶坑溪步道)。
早上我們走的南線是坑內溪步道,北線是榕樹溪步道,福卯古道是主線(豬灶坑溪步道)。
13:13
叉路,取右(誤)。
大家往右先緩上一小段後轉下行至一平緩土路,有接水井及邊坡整理,江隊長探了一小段發現走錯了,這裡可能是道場整理來引水用的路。剛才的叉路還不能轉右,要在下個叉路轉才對。
13:24
第一個叉路取右走到這裡,江隊長探路後發現錯了,還要再下一個叉路取右才對。原來江隊長上次來也是在這個叉路走錯的,沒想到這次又是同樣的錯。
13:35
這裡才對啦! 這個叉路跟剛才經過的叉路真的很像,難怪會認錯!
13:44 叉路,江隊長說右上可以接到隆隆池的駁崁附近,取左下。
14:01
叉路取左下後不久,來回找路,終於發現舊布條。
14:51
冷門山路,一段時間沒人走路就荒蕪了,找路、修徑… 雨中進行著,辛苦了!
14:58
看到溪水,大家很高興可以洗雨鞋,因為一直在泥濘中陡下,雨鞋已經好沈重!
15:03
過溪後,經過一墓園,下一小段石階接上土路,不久就看到派出所的屋頂了。
15:07 卯澳派出所,回到加油站旁停車場,簡單梳洗後再去卯澳漁港喝咖啡~
卯澳漁港 吳家樓仔厝(石頭厝)
卯澳最具代表性的石砌老屋,石頭厝是就地取材,石材是來自海岸的砂巖,屋架取自後山的竹材,屋頂在過去多以野生茅草鋪成。早期村民興建石頭厝時都是由左鄰右舍的親朋好友互相幫忙來完成,唯一的花費就是打石師傅的工資了,通常可由石材加工的精緻以及石砌的形式來看出屋主的經濟能力。觀察石頭厝堆砌的方式,可以發現先民打造堅固家園的智慧,可惜的是許多石屋在颱風的摧殘下,已經殘破不堪。
濱海公路(台2線)旁的卯澳漁村是一個容易被遊客忽略的地方,因為北迴鐵路不經過,濱海公路又繞過村外,所以卯澳有幸保存了傳統漁村的風貌,經過時記得駐足細細體會這裡曾經的繁華與現今的寂寥…
【卯澳漁村】位於三貂角的西側,背山臨海,卯澳灣自然天成,是東北角海岸風景區內保存完整傳統風貌的小漁村。三條溪在村裡匯流入海(坑內溪、豬灶坑溪、榕樹溪),提供村民日常用水,據說從海上看澳灣三條溪流形似「卯」字,或說是從高處俯視灣澳,形似「卯」字,故而得名。百餘年來居民大都靠養殖九孔或捕魚維生,民風純樸。
江隊長說:令人摸不著頭緒的福卯古道主線(中線)下卯澳,曾經走過好幾回,這3~4次都在團團轉,真是…… 今天也是,有下到卯澳,但是又走錯路,看來還是要再跑一趟。
照片連結:https://photos.google.com/share/AF1QipPon8xFf5vZwn4vkYcCe-jRiOgIdRMDY3XgCPGqC_ETX067boqT6NSx_CwpZ4bUqw?key=Z1pNWml2cjBFcGZxczNzX29RTWNEOThZWTdPZ25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