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竿全島狀似一頭犀牛,東北角上的聚落,是早年從事海上作業時,因望著油庫坑道所處的岬角,形勢像是牛角,因而得名。
牛角的歷史,最早可以溯源自清代,來自長樂、連江、泉州等地的漁民,相繼移駐此地定居;由於牛角澳漁業興盛,在1960年以前,這裡一直是馬祖第一大漁村。長期以來鄰近海域魚汛不絕,抗戰時期馬祖更是一片榮景,花崗石屋紛紛興建,牛角洋面漁帆林立,常停泊200多艘船隻。
國軍進駐初期,軍方在此設立縣政府的前身「馬祖行政公署」,以及各類軍政組織;隨著行政單位外移,牛角才逐漸沒落,民國60年代更名為「復興村」。民國87年起,一群在地有識之士發起『長住牛角』聚落保存運動,他們從『藝文生活、古厝新象』的初階願景起造,在人文觀照驅策下,透過閒置空間再利用,並持續舉辦各種藝文活動,藉以活化傳統空間和建築,重塑了社區價值,也逐步展現了馬祖人的文化自信。
牛角步道,左往12據點,右下往牛角聚落。
12據點 刺島咖啡書店,是以前軍事基地改造的咖啡店。
刺島咖啡書店從右側階梯下,好像還沒開始營業,就不下去了。
牛角海灣三面環山,海灣出口朝著北竿。
牛角聚落和五靈公廟
龍山寺五靈公 依山傍海。
牛角聚落
五靈公,封火山牆式。建築風格以閩東為主,閩中為輔,廟門立面上塑製黑嘴端鳳頭燕鷗,山牆為兩隻黃魚出水,以彰顯馬祖地區特色。
領隊和車主們走原路回去牛角步道騎車,再來五靈公接我們。
我們該回去旅館了,四天的馬祖行旅很快就要結束,心情竟感到對馬祖有幾分眷戀了。
南竿福澳港 站在台馬之星看馬祖島,再回味這幾天的馬祖之旅~
牛角聚落,剛剛才走過的~
告別南竿,但心裡已經期待早日再次踏上馬祖~
馬祖行,是我第一次踏上的外島,四天來十幾台機車隊縱橫在馬祖各島,上山下海,騎遍了南竿、北竿和東莒。
非常感謝金華領隊群,從幾個月前開始訂船票和馬祖各島的旅館預約及租車事項,大大小小繁瑣事情逐項規劃,才有這趟完美的旅行,雖然遇到不可違的天氣因素沒能踏上東引,我們才會再有馬祖東引之約啊!
還有這趟我的專屬車手玲蘭姐,超穩健的駕馭,在起起伏伏的馬祖列島通行無礙,那5、60度的超陡坡,我還能放鬆享受那抛物線起伏的快感,謝謝玲蘭姐!
但四天唯美的馬祖假期,回台灣後心情跌落深谷,因為單眼相機原來ISO值一直在最高值,是之前的室內拍攝後沒有調回正常值,太久沒拿單眼,竟忘了要檢查所有的設定,啊…所有美美的照片都壞了!
再次感謝玲蘭姐,背著重重的單眼相機,熱心幫大家拍照,拍照後又都仔細檢查光線和明亮度,幫我留下好多美美的照片和回憶啊,太感謝您了,玲蘭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