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網誌清單

2013-08-20 今晚基隆很熱鬧(雞籠中元節)

 關於中元節,上網查一下:

中元節的由來
「中元」之名起於北魏,中元節又稱「鬼節」或「盂蘭盆會」。


根據五雜俎的記載:「道經以正月十五日為上元,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修行記說:「七月中元日 ,地官降下,定人間善惡,道士於是夜誦經,餓節囚徒亦得解脫。」 佛教也在這一天,舉行超渡法會,稱為「屋蘭瑪納」(印度話ULLAMBANA)也就是「盂蘭盆會」。
盂蘭盆的意義是倒懸,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掛在樹頭上的蝙蝠,懸掛著、苦不堪言。
為了使眾生免於倒懸之苦,便需要誦經,佈絕食物給孤魂野鬼。此舉正好和中國的鬼月祭拜不謀而合,因而中元節和盂蘭會便同時流傳下來。

中元節的傳說
有關中元節的傳說很多,最主要的有—閻羅王於每年農曆七月初一,打開鬼門關,放出一批無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陽間來享受人們的供祭。
七月的最後一天,重關鬼門之前,這批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陰間。所以七月又稱鬼月。
目蓮救母的故事: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蓮尊者,惦念過世的母親,他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時的貪念業報,死後墮落在的惡鬼道,過著吃不飽的生活。目犍蓮於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給他的母親,但其母不改貪念,見到食物到來,深怕其他惡鬼搶食,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無法下嚥。目犍蓮雖有神通,身為人子,卻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請教佛陀如何是好。
佛陀說:「七月十五日是結夏安居修行的最後一日,法善充滿,在這一天,盆羅百味,供巷僧眾,功德無量,可以憑此慈悲心,救渡其亡母。」這便是台灣普渡拜「好兄弟」的由來。


今天下班回基隆,因市區交通管制而停比較遠,到海洋廣場已經圍滿觀看遊行的人潮。
基隆港也泊了好多艘船和巡邏艇,刻意打亮的燈光和舞台的燈光、街道的燈光…
基隆市區顯得燈火通明~







晚上7點,基隆港的巡邏艇船鑼聲齊鳴並灑水柱…
今晚的遊行正式開始~


目前台灣的中元節,以基隆中元祭最具特色。

清代中葉,漳、泉兩地移民大量湧進台灣。

由於早期移民的祖籍觀念較強烈,所以形成了不同的聚落。
又因土地界限及灌溉的問題發生衝突,雙方常有械鬥發生。
基隆地區,在咸豐年間一次激烈的械鬥中,死者約百餘人。
後由雙方有力人出面調解,並約定農曆七月舉行普度。械鬥之舉終於停止,代之以字姓輪值超度亡魂,以血緣代替地域觀念,以賽陣頭來代替打破頭的陋習。
由於這種特殊的歷史因素,再加上地方人士有意識的推動,雞籠中元祭已成為一相當具規模及特色的觀光活動。


早在上個月,基隆已開始為「中元祭」活動暖身~


中元節前三天更開始一連串的活動~

前天:基隆就熱鬧非凡~


表演團體

今年更首見~水舞





 昨天:明華園的歌仔戲






************************************************************************


 今天:中元祭前的盛大街頭遊行,而後至八斗子放水燈~
放水燈遊行,市區交管,街道清空,來自各地要看放水燈遊行的人可謂萬頭鑽動。

由警察的重機前導,進司令台。


今年的主普是"謝姓"





充滿民俗慶典的活動


遊行隊伍一一進入街道,往司令台前進。






















奉茶!
穿著厚重的道具,一趟遊行下來往往要好幾個小時,非常辛苦!
沿途都會有商家或熱心民眾準備茶水供應。


約晚上10點結束市區遊行,隊伍最後會到八斗子外海「放水燈」。


放水燈
閩南人、臺灣人習俗,中元節祭拜時,會在各水域先放流燈火,迎接到來的亡魂,幫亡魂照路,邀來同享香火,號稱「水燈」。
多是以紙糊如宮殿形,中有蠟油點火,內有一置彩色三角形紙旗,號稱「普渡旗」,該旗以毛筆寫上「慶讚中元」、「廣施盂蘭」、「敬奉陰光」、「冥輝普照」等「中元敬語」字樣,並寫上自己的姓名,讓好兄弟(閩南語對亡魂的敬稱)知曉是哪家檀越所供奉,也有直接寫在燈上而不用旗者。俗謂水燈漂浮愈遠,該施主愈得庇佑。
從佛教的觀點而言,七月是「吉祥月」也是「感恩月」,同時也是「孝親月」與「歡喜月」。
佛陀在世時,七月十五日是僧團結束為期三個月「結夏安居」,許多人了悟正法增長智慧,稱為佛歡喜日;目犍連尊者亦於佛歡喜日供養僧眾,以此功德,救拔處於餓鬼道的母親與累世的父母。
溯此淵源,七月是修養自心,以善念善行報答親恩的月份。即使是道教的中元節,其目的也是要齋戒懺罪,奉道從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