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網誌清單

2020-06-13 【新北貢寮】龍洞坑古道~鼻頭角稜線


藍天隊行程:龍洞坑古道~鼻頭角稜線

「龍洞」,舊稱為嘮洞、撈洞,台語音念為「林動」,其地名疑似源於三貂社平埔語。
而夾於鼻頭角和龍洞岬之間的「撈洞坑」,當地人稱「坑仔內」,其坑谷內有崁頂、礦頂、烏塗窟等小地名,原住有二、三十戶,後因山中謀生不易,今已悉數外移。而貫穿其內撈洞坑古道,早期台灣堡圖(1904)已劃出南北二線,北線由龍洞一號橋進入,即一般山友所說的「龍洞坑古道」,南線由龍洞二號橋,此路又有山友稱為「蚊子坑古道」,此古道為往昔居民前往九份、金瓜石,或甚至更遠的暖暖,挑運茶葉、大菁及從事礦業工作的一條交通舊道。

「苦苓嶺」,在清嘉慶中墾契,稱作「柯柃嶺」,同治中喚作「栲柃嶺」,到了光緒以後至今日,皆名為「苦苓嶺」,山名由來應是此處早期山嶺長滿了苦苓(苦楝)樹之意。
當時苦苓嶺的範圍比現在大很多,尚包括到苦命嶺這一帶區域,非單指現在地圖上的299峰。

「苦命嶺」,海拔428公尺,此山名未見於日治時代地圖,戰後建版地圖則稱作「紅毛山」。此名稱來源,探其原因可能和早期居於北勢坑、南勢坑、龍洞坑住民,前往九分、金瓜石、暖暖從事買賣或工作,必須早晚辛苦攀登此嶺和草山兩大嶺,當地居民稱為「苦兩嶺」,久而訛化為「苦命嶺」。 

「南雅山」,海拔約270公尺,因此山近南雅而得名。南雅,舊稱為「南仔吝」,後因其名不雅,故改稱之,其地名應來自三貂社平埔語,惟其實際意義不詳。

而南仔吝社,曾為三貂四大社之一,另三社分別為舊社、福隆、遠望坑社。在一份嘉慶十四年(1809)年的三貂社番土目朗肴仝番耆棕仔瑤等給漢人林秀峰立給招墾永佃批字可得証,提到其山林埔地範圍「東至過大坑石梯尖,直透大崙分水流內為界﹔西至大坑石笋尖,直透半朋山﹔南至過大坑柯柃嶺,直透草山尖大崙分為水流內為界,北至大海為界。」

《參考網誌:山通大海  https://blog.xuite.net/hn86740292/moriwei/147433484

早上搭06:20國家新城發車791公車,約06:35在市政府站上車,07:10龍洞站下車。

走到龍興廟,先上洗手間並整裝,7點半還不見江隊長及藍天車隊,Line連絡江隊長,原來他們的車停在龍興廟再進去的停車場。

龍興廟旁及左前方有停車位置,江隊長考慮當地住戶也要停車,不要造成當地人的不方便,所以往後面停車。




08:05 出發,先往龍興廟前堤岸便道經土地廟再出台2線約85.2K,龍洞一號橋前民宅進入。

民宅前自曬的洋菜(石花凍、菜燕)




08:58 乾溪溝休息,江隊長切西瓜分享。

09:24 右側小崩坍地形,小心通過即可。

沿溪行、過溪好幾次。




廢棄梯田


09:40~10:15 早茶時光,坐在溪中,山友分享水果點心,謂流水席!



 

10:21 

三叉路,左往蚊子坑古道土地公、龍洞2號橋(江隊長新釘牌);取右續行龍洞坑古道、苦命嶺。





  
大範圍廢棄梯田地區

 

10:50~11:38 寬闊地午餐


培哥的綠豆湯~

 

 

11:50 龍洞坑古早厝地




12:30 稜線叉路

江隊長說:接下來的沿稜線山徑,基隆暖曦隊近幾個月來密集清整,我們可以輕鬆享受暖曦隊的修徑成果了。



除草、修徑、架繩,基隆暖曦隊最近花了很多時間精力將龍洞坑古道到石梯坑古道週遭(黃金九稜、十稜)清理成康莊大道。

苦苓嶺,在清嘉慶中墾契,稱作「柯柃嶺」,同治中喚作「栲柃嶺」,到了光緒以後至今日,皆名為「苦苓嶺」,山名由來應是此處早期山嶺長滿了苦苓(苦楝)樹之意。



山連海 海連天~




南雅山,海拔約270公尺,因此山近南雅而得名。

南雅,舊稱為「南仔吝」,後因其名不雅,故改稱之,其地名應來自三貂社平埔語,惟其實際意義不詳。



南雅山這片山頭以前是雜木林,如今視野寬闊,大呂說暖曦G董總是要求做到最好。


左往信義橋下台2線,不取。


猩猩與烏龜對望




左前方是劍龍稜和鋸齒稜,最右是基隆山。





左下海園古道,不取。



鼻頭角稜,芒草山徑已經整出寬闊平坦的大道。







鼻頭國小



今天由濱海公路(2)85.2K進入,沿途清徑上到稜線後,開始享受基隆暖曦隊的修徑成果。以前的雜木林及芒草山頭變成康莊大道,沿途令人充滿驚訝、讚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