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網誌清單

2021-10-10 【新北雙溪】崩山坑古道-柑腳山山腰古道-中坑古道O行

藍天隊行程:配合全國登山日系列的行程
淡蘭古道中路:崩山坑古道-中坑古道,上午8:00在柑腳威惠廟集合啟登。
 
崩山坑古道,又稱「柑虎越嶺路」或「大平(泰平)古道」此古道由泰平通往柑腳,該路線始見在「噶瑪蘭廳志」紀事「入蘭孔道」,「...又十二里至大坪,二十里至雙溪頭,雙溪頭二十里出淡屬之水返腳。」 雙溪頭:疑似的盤山坑,並非是石碇的雙溪口,為安溪茶販行經的路線。而柑腳位崩山坑古道的終點,自清末以來,因茶市而繁榮。由柑腳出盤山坑,可到平溪的火燒寮,再轉往水返腳(汐止),或由赤皮寮出十分寮,取道至暖暖,兩路皆可到達艋舺 。
 
中坑聚落,根據雙溪鄉志記載:「道光末,安溪籍來此開墾,多張姓居,分為水尾與水頭,各奉土地公祠一座。大正間有戶二十一,人口一百二十五人,以山耕為主。」
 
中坑古道,位於昔日通往淡蘭古道的捷徑路上,清代安溪販()古道聯絡柑腳和盤山坑的一條重要的舊路。 

安溪茶()販古道,根據「噶瑪蘭廳志」紀事上的記載,約形成於清道光年間,由茶販無意中走出一條非官方的淡蘭古道。其路線為:「頭圍砲臺-石空仔山-鹿寮(一名待牛寮)-大溪-大坪-雙溪頭-水返腳(今汐止)-艋舺(今萬華)。」

參考紀錄:山通大海紀行 by mori

 

今天小李哥帶了民生隊山友一起參加,威惠廟前江隊長忙著指揮車隊停車或是導引往中坑橋前停車。接近百人的隊伍為平靜的山居小鎮帶來一陣喧鬧,江隊長請大家下山後記得在小鎮的商店交關一下,促進在地經濟。








崩山坑古道入口,大鎮大哥此刻正在南三段三度百岳,今天金成大哥數人數,此行接近百人。




這個季節走在山徑上常會看到這種淡竹,每當走過淡竹葉叢,褲管上總會黏滿它們的果實,細小的鉤刺將種子刺入衣褲很難拔除。




古早厝地


古道傍著崩山坑溪而上~





崩山坑古道,沿著崩山坑溪一路緩上~














風孔鞍部

從海拔100公尺左右上升到500多公尺,也是够累人的了!

在此休息,山友們拿出水果分享,林辰彥大哥早上特地從雙溪車站買了黑糖粿,真好吃。







新北市設立的淡蘭古道解說牌


4220K左右黃德公祠入口前路旁兩側午餐。

大隊人馬要找大空地午餐著實不易,江隊長選在平整的馬路旁休息午餐挺熱鬧的,吃到一半,唰的下一陣大雨,趕快撐起傘來再繼續吃飯喝茶,野味十足,要小心往來的車輛就是。




42公路的大茶壺,往前是坪林、來的方向是雙溪。旁邊是北豹子廚山登山口。




中坑頭鞍部,有間大正十一年翻修的「福安宮」,又稱「水頭土地公」。

大正元年八月五日所建「方向碑」刻有「北頂雙溪行;南闊瀨行;西石碇行」。

中坑頭鞍部,因位於四方古道交通的要衝,其重要性不可言喻,尤其到了日治時代其地位更加顯著,遂建立一座「方向碑」以玆紀念。





百年古厝



古樸的石橋



中坑古道 青蛙石



下午2點多就下到中坑橋了,還好早上江隊長有安排幾部車子先停在橋頭,下山後接駁司機到威惠廟取車再回來載山友,少踢一段馬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