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今天的行程還是「麥樹仁山連走舊砲台山」,結果還是因天氣關係改備案行程 「大山背騎龍古道、騎龍山P形」。
「騎龍古道」是一條很優美的古道,百年古樹、溪谷、瀑布、百年石階和糯米橋…,4.5公里的古道走在其中引人懷思古之幽情,處處美景及豐富植物,徐行漫走,正可以讓我儘情攝取美景。
但可惜的是地方上的維護似乎少了些,往孟宗竹林方向路徑凌亂且有倒木及雜草叢生,溪谷邊坡有路徑流失也未見整治,少了份用心,可惜了這片自然及懷古之美景。
中午在「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態館」外的石桌椅用餐,傳說中土牛的大鍋重現江湖。
生態館管理員的介紹,又走了「騎龍山」,來回不用一小時,是今天額外賺到的~
人生總是會有偶遇的意外插曲而豐富,如土牛說的:收穫常常是在計劃之外!
而「麥樹仁山連走舊砲台山」,土牛也說他已印了三次地圖,都沒用到,隨順因緣吧!
參加人車及集合時地:
安哥(車)/燕玲/土牛 09:00桃園火車站
黑人大哥(車)/ 09:45新竹內灣的7-11店
10:10 來到竹35線的豐鄉瀑布停車場
豐鄉瀑布
糯米橋
當年先民開墾常會以竹子搭建便橋,以便橫越溪流,但往往經過大雨摧殘,就會毀損不能使用;所以便改用以石頭為主要材料。
因此就地取自石材,並以糯米混合紅糖、石灰等物質製成黏著劑,依據橋各部形狀打造出所需的角度與斜面「堆砌黏合」,建造更耐用的石拱橋,在當年沒有重機械幫忙的環境下,該工程是相當浩大的。
騎龍古道入口
騎龍古道在大山背眾古道中,是景點最豐富的一條,經由豐鄉國小停車場對面進入全長約4.5公里,中途可以銜接楊石屋古道及大樹龍古道,來到騎龍古道別忘了這裡的古樹林木,成群的孟宗竹,高挺的筆筒樹、小溪谷、瀑布,都是此處之特色,當然別忘了先人開墾時所遺留的百年石階和用古法堆砌而成的糯米橋。
土地公廟
百年石階,有部份都覆上厚厚青苔,要小心走。
11:17 景觀台,休息,喝早茶。
11:58 續行
百年石階下來 接一座糯米橋
合照
12:08 左/ 麒龍渦農村學園及豐鄉國小。右/ 樂善堂
取麒龍渦農村學園,鐵門旁進。
麒龍渦農村學園 似乎荒廢已久
這段路徑非常雜亂,跟剛剛走過的優美古
道無法比擬,想不透為什麼會讓這條山徑任其荒廢?
黑人大哥有備來,開山刀劈草開路。
發現我們走回鐵柵門原處,另一邊是要往樂善堂(不取)
剛剛可能是那裡錯過了,進鐵門再走一次。
這次很小心看路徑,剛才我們是取右,但這次發現左邊樹上有綁一條路條。
再經一座糯米橋
民國四十七年一月立
12:50 出騎龍古道(豐鄉國小對面)
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態館(豐鄉國小改建)
在人文生態館外中餐
管理員來與我們聊天,介紹大山背的傳奇故事:
大山背奇龍山是風水寶地,猶如白
而今神社已消失,管理員建議我們可以往上走「騎龍山」,約30分鐘。也可以走到內灣。
傳說中「土牛的大鍋」,重現江湖~
13:55 既然還有「 騎龍山」當然要走走看囉~
台灣二葉松
14:00 騎龍山登山口
14:06 騎龍山 H518M 總督府圖根補點
不到10分鐘就到了
不到10分鐘就到了
觀音座蓮蕨
回到登山口 繞生態步道O形回到生態館
櫸樹,樹皮呈雲片狀
就在回生態館前的一坐石橋,安哥發現過橋後的一座石墩,和土牛一番探討:
「豐鄉國小後面, 發現了好東西! 一座拱橋, 頭尾大約兩米, 架在石頭的橋墩上. 一個石頭圓拱,一體成型, 不是接起來的. 前後大約兩米長, 厚度約15 公分. 想想, 這個石頭有多大! 當初是如何加工的? 是如何搬到這邊來的? 」(土牛的記錄)
百年石階,經向管理員求證,這石階確是日治時代的遺跡。
逛一下生態館
14:40 離開「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態館」
「竹35」線道沿途充斥許多出售「土地、房屋」的廣告招牌。黑人大哥說:當一個地方到處都求售的情況,他是不會考慮的,因為大家都不要的土地,表示沒有前景。
回到豐鄉瀑布前,先拜訪「百年伯公」
這一座橫山鄉百年伯公廟位於半山腰的一棵大樹下,伯公廟以大石塊作基座,高出地面約60cm,然後以石板雕出的屋脊、屋頂、屋牆等組合而成,約13塊不同大小形狀的石板,雕工非常精細,與所選用的石材可能有關,因為整個環境潮濕,大部份接觸地面的部份表面都長青苔,特別是廟後方護坡的鵝卵石牆,以及廟埕的矮護牆及護牆上的石香爐。
百年伯公廟的右前方是一座金爐,以紅磚蓋成。
15:30 回到豐鄉瀑布停車場
黑人大哥又拿出香蕉、橘子,實在吃不下了,那就帶走。
吼~ 耳聞黑人大哥是 「行動福利社」果真是名不虛傳!
回程又看到一座古樸的糯米橋,安哥停車下來仔細欣賞這不一樣的石拱橋
石拱糯米橋
此兩拱糯米橋係建於民國四十一年初,先人以大膽的築構,運用溪中大石頭做橋墩基座,來呈獻眼前這座優美的傑作。相信您也有相同概念,這是件很了不起的藝術作品。
在農業時代的當時,材料取之不易,靠先人們的智慧以鑿子、斬子及人力的方式將石頭敲成長方塊或斜方塊的產物,將既有溪流、地形及寬度,經過專人精心策劃及指導,築成拱形橋身來連接兩村的交通及情感,更銜接今人的歲月光華。
在桃園火車站等17:01 的電聯車,土牛眼尖,說火車站的標示警告牌還有泰語版的?
真的,除了中文的警示牌外,旁邊另有一塊泰語的警語牌。
看來桃園地區有很多泰勞在此工作,難怪每次在桃園車站外集合時,常見有很多外勞聚集在車站和百貨公司附近,他們也要趁休假與同鄉好友聚會,說說家鄉話,聊慰思鄉之情吧。
今天雖沒走成「麥樹仁山舊砲台山」,但今天卻是非常充實的一天。
走訪「大山背騎龍古道、騎龍山」,不僅古道美景迷人,「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態館(前豐鄉國小)」的巡禮,好似一趟歷史人文的尋訪。
良師益友同行同遊懷古美景,是莫大的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