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網誌清單

2011-07-16 承天禪寺 得安宮 天上山

今天登山樂行程分A,B
A主行程:2011年7月16日(六) 三峽長壽山→中和外挖子山大縱走
B副行程:「承天禪寺→天上山→文筆山→外挖子山」

因近日天氣炎熱又時有雷陣雨,記取前兩星期基隆山東峰之累!
今天我走B行程。 



禪唱

 


 
跨越湖海行遍千山
一瓶一缽訪知識
把生死勘 
抱雲枕石露宿風餐 
探討黃花翠竹 
機用一瞬間 
頭頂日月衲披塵沙 
追逐明心見性 
自我透體參 
遠諸喜樂捨了牽絆 
究竟菩提般若 
弘誓出苦難


選自:白雲老禪師著《休庵詩詞》









2011-07-09 菜公坑古道 燒炭古道 小觀音山西峰

今天的行程在登山樂部落格中強調"不是輕鬆行"
登小觀音山西峰路段,時而有芒草和箭竹林,時而遇大岩壁,需要小心前進,
但因天氣出奇的好:陰涼有風無惱人的日曬,雖然山道險峻,
走在其中亦不感疲累,實在是登山的好天氣!





2011-07-02 基隆山


沉默的告白  

套上芒鞋發

追逐雲水生涯

意不在湖海刻劃身影

隨興於山嶽可能留下足痕

──決不是圖得逍遙自在

面對生命的迷惘

背負生活的桎梏

雖然無畏於危難恐懼

尤其是有義務必須要承擔

──衷心裡沒有明哲保身的想法

已經踏上的菩提道

無意於任何的立願

但求櫛風沐雨洗無始無明

或許隨緣信步進入涅槃之城

──讓人世間少了一部造糞的機器

        選自-白雲老禪師著~休庵詩詞





Posted by Picasa





意念之密

意念人人都有,卻很少有人去發現其秘密,尤其是佛法道理中最具特色屬於禪宗的面貌。

意念,在佛法中是識與蘊的兩個層面;
所謂意,就是思量事物;以前念所起,依之而生後念;
因此,以識生依止,前滅後生,無間延綿謂之意。
所謂念,心之發動,遷流不息,依塵界之色,與心相應,而成境觸;
依之而有感受領納之情識,繼而牽動思想,進行籌量,因而肯定決心。
或者說,於對境所引發內蘊的情識作用,
此種作用,具足前念,後念,念念三個層次。

意念不是沉思,不可與之混為一談;
沉思像一條通了電的導線,就像是包裹於內裡的情感,電線是情感的活動範圍,
其間具有電流,電壓,電阻不同的成份。
沉思,於佛法中叫做情識作用,其間變異非常繁複;
但是,其現象是可知的,是無限制的遷流與串連。

意念,如果說是一種思想,那麼,心所有法便是思想的詮釋;
依於思想的層面,包含了審慮,決定,變異,突破等的差別;
而心所有法,於唯識學的百法中,擁有五十一個法,諸如:

第一層面徧行:觸、受、思、想、作意。

第二層面別境:欲、念、定、慧、勝解。

第三層面善法: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精進、輕安、行捨、不害、不放逸。

第四層面煩惱:貪、瞋、癡、慢、疑、惡見。

第五層面隨煩惱:忿、恨、覆、惱、嫉、慳、誑、諂、害、憍、無慚、無愧、掉舉、惛忱、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

第六層面不定:悔、睡、尋、伺。

綜合這五十一法,於意念的變化,或者說是思想之所及,總不出心識分別,萬象共用,悉皆涵蓋其中。

意念在佛法中,可以說是道的調整目標,從認識到調和,從了別到清淨,是學佛行者一連串必修的課程;
這些課程通稱之為修養,就像是汽車修護或保養的工作,知識和經驗,藉理論以為基礎,相互運用,纔能達到完美無缺的地步。

意念的維護,從感觸的緣起,念念不斷的變化過程;
以探討為要務,予究竟為手段;也就是警策意念的發起,莫使淪入混亂或空亡,
小心翼翼的照顧,務必把握其遷流與變化的動向。
因此,欲確定意念遷流與變化的動向,首先就得把握佛法中對色塵境界的兩大屬性:

一是屬於物質的:

成──萬物因緣和合而生起於世間的一種成就現象。

住──成就後的現象於世間經常存在的情形。

壞──因時空中留住而發生的變異,進而逐漸的敗壞。

空──於時空中敗壞之後終至空相。

二是屬於精神的:

生──隨因緣諸境的觸發而生起情識。

住──情識的存在,表現於正當、虛假、雜亂、幻妄等情形。

異──情識變異,有回互、同異、削弱、錯綜、衰退等現象。

滅──情識銷滅,是從起始、變化過程、而至亡失毀滅的結果。

綜上所述,很容易發現情感的發動,乃是源於物質與精神兩方面形成的意念,
亦如《寶積經》所說:「是身無量過患,微塵積聚,生住異滅,念念遷流。」

依於精神與物質條件的因緣關係,情識分別必然地會產生三大類型的意念:

自性清淨的意念──不住生滅,不為現實現象所迷惑;屬於冷靜覺醒的境界。

現前實相的意念──我意識與無明和合,因而生起相對法的差別境界。

事理分別的意念──自心所現,愛樂畏難,其實是在苦樂中分別計度。

以上所舉,皆為佛法中以「教」的思想而立,均係依經論為據的證言;
但是,以禪的智慧而說,所表現的內容絕對是突破的,完美的超越言說:

例 一:

問:大修行底人,還落因果也無?
答:不落因果。
結果,五百生墮野狐身。

問:大修行底人,還落因果也無?
答:不昧因果。
結果,得脫野狐身。

這一字之差,其實就是一念之差。

無門老人為此,曾有言說:

「不落因果,為甚墮野狐?不昧因果,為甚脫野狐?若向這裡著得一隻眼,便知得百丈,贏得風流五百生!」

如何著得一隻眼?
必須看的清,認的真;
教乘理諦,根入塵觸,一撥便知,更莫躭在落昧之中;
不然,總不離野狐活計!

例 二:

佛陀昔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惟獨迦葉尊者,破顏微笑。

這裡且提出兩個疑問:

一者,佛陀拈花何意?

二者,迦葉微笑何意?

如果說,相應如此,非局外人能知其意境之所在?
如果說,各說各話,為何迦葉得傳正法眼藏?
因此,只能說,意念之妙,來自物質或精神的觸感;
最初的,原本就不是最後的,
而最後的,卻淵源於最初的,您說是嗎?

或許,與禪陌生的人,於意念之妙,很難引起共鳴;
其實,相應之道,原就在熟習之下進行。
例如人類的親情、鄉情、友情等,必須是已經發生了情感;
否則,彼此處於毫不相干的地位,怎能引發意念的觸感呢?
當然,相應的條件,仍不離時空的變遷,
於物質的,建築在成、住、壞、空的現象上;
於精神的,總歸是以生、住、異、滅為存在與消失。

因此,意念往往左右了人的言語和行動;
如果,人類能培養意念,以智慧為前提,以覺悟為依歸;
那末,凡所有的意念,必然的導引言語和行為,展現出祥和、平安、成功等的清淨功德,或者說是結果!

出處:千佛山雜誌245期(2010年3月刊)


禪那的釋義



文:白雲老禪師

梵語禪那,譯作思惟修,功德叢林,棄惡,靜慮的不同,原因在新舊翻譯的關係;詮釋意境,則在「心念」起動時,涉及行者的根基與修養,分別深淺效益,或者說功德的價值、層級的高低,或者說利樂收穫的多少。

茲就四種翻譯的究竟意境,分別闡述之:

1 思惟修:
心念起動時,意念依色塵緣境為誘因;也就是根塵交涉,意識生法,興發五蘊的想、而藉受的分別,導引思考。值此當下,即應於想行之間、建立間隔,行止觀之法,調理五蘊的變化作用。譬如煩惱生起時,如何運用思想,發揮智慧,不為煩惱所左右?反而從煩惱的當下,於色塵緣境中發現誘因,藉調理五蘊的方法,認識心念於思惟中的分別意識;導正一些往往忽略了的自我主觀,而成為障礙的想與行。也就是考量因緣聚合的相境,可能發生的效用,必須從中顧及到因果的關係,於本體為何不見了智慧,却隨緣而迷惑,任無明可以當家作主?!譬如:

「煩惱與菩提」。

煩惱:隨色塵緣境而不能自己,是迷;須思惟,作深入的認識。

菩提:深入煩惱的認識,為何身心不安;於色塵緣境中發現誘因,是覺。
           須修正思惟,才能有所發現,才能有機會突破,以至化解。

因此,說煩惱中有菩提,關鍵在:
知煩惱因、煩惱緣、煩惱果的究竟;一旦明了因、明了緣、明了果受的苦處,便可以化無明而顯覺,或者說轉煩惱而成菩提,基於煩惱中有菩提,差別就在能不能發現。


2 功德叢林,就名相而言:

   功,行為累積的力用。

   德,修養表現的價值。

   叢林,所聚功德,大小等齊;引喻像原始山林,故稱作叢林。

禪宗盛行於中國南方,溯自菩提達摩為中國禪宗的始祖,次傳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惠能,以至百丈懷海,終究完成了代表性的叢林規範,幾乎成了禪宗道場的軌則;
可想而知,禪與功德、與叢林之所以息息相關,並非牽強附會而已。

其次是禪宗道場,通常以十方叢林表現絕對的開放制度;無論各方僧眾,均可掛搭進駐,但能隨眾,遵守規約。
因此,十方雲集,盡職勤修,以至終老;宛如叢林,相互成長,的確在實相無相的環境中,成樹成蔭,龍象壯大禪林教界。


3 棄惡:即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之意。

眾生循業而來世間,學佛行人,即在揚棄惡作,修習善法,依戒定慧為圭臬;
於業感果受中探索「菩提」,於煩惱中發現菩提。
因此,棄惡之道,不在揚抑,而是惡業苦果,乃障道的最大原因;
所以,禪法雖然隨興自在,却最忌諱惡作惡行;
基於心念的起動,首在自淨其意,猶言涅槃的有餘,必須入無餘,方是涅槃的究竟。


4 靜慮:即靜淨的思考。

靜,禪定的境界;

淨,修治的功德,也就是定慧等持;

為求解脫,不復受生死輪迴,入住圓明妙覺的境地,必須寂靜的心識,不為色塵緣境所惑,更能調理五蘊的即空與不異,則受想行識,即使海闊天空,亦能如如,隨興而見道。



禪那:在梵語中,如上所述。
而禪定之名,係梵華合譯;
於梵語中,作馱耶也那,或單衍那,是「定」義,不可誤解。
除此,也有譯者,翻作「止」的意思;如是之舉,很可能來自巴利語的聯想,因為定的精神,有止的要求。
無論如何,禪那不是禪定,四禪四無色,以及滅盡等,是定的工夫,是禪法中的根本法要;
而禪那是靜淨的思惟,其目的,在運用思想,發揮智慧,圓成無上正等正覺。



禪那於行修中的範圍:

結跏趺坐,正襟正念。

思惟之運作,在止於一念,觀照菩提。

息諸妄虛,妙境自在;於五欲透徹,於八風不動。

遠三界塵沙之惑,住無生法忍之境。


此所謂範圍者,為禪行者基礎要領;一旦禪定止觀有了修養,靜淨思惟隨心所欲;
的確面對色塵緣境能泰然自若;是時桶底脫落,一切文采妙句,盡屬多餘!

究竟什麼是禪



一、前 言

無論在家出家菩薩,大多數以為「結跏趺坐」就是「禪」,殊不知「禪」並不是可以「坐」得出來的,如果習禪者僅僅盤腿宴坐,或是長坐不臥,整日裏閉目直身,或睏盹昏沉,形同枯木,心似頑石,而希冀如此能得「禪悟」,擷果證道,那不啻是平步登天,水中覓月;
吾人知曉狐狸特性,除了狡猾之外,日夜裏腹肌覓食之餘,大部份時間便是似睏盹,似警醒,似昏沉的淪迷於假寐中,宛若吾人宴坐,您能說那也是「禪」麼?
故古德呵斥「知坐不知悟」的習禪人叫「野狐禪」,其意思即是指此,所以,吾人當警惕狐狸究竟是狐狸,絕不會因牠的「假寐工夫」,而獲得解脫狐狸身,而超出六道輪迴,而進入無餘涅槃的佛道境界。



憶師想師念師~於師圓寂五七日





兩個希望

獅吼的日子過去了。
幾十年來,該說的已經說了,該吼的也吼够了;
受教的,如果是想學行的,耽於瞌睡的,應該擁有了一些什麼!
雖然,一張成績單是自己填上去的;但是,自問應該是盡力了;
何況年逾古稀的歲數,所賸下的力氣已經有限!
這些年來,刻意強求,無非是為了兩件事,或者說,是兩個願望;
希望千佛山的門下弟子,能有幾位在「法」的修養上,可以站在眾信面前,
敢於說出:「各位想知道一些什麼?或者:各位有什麼問題須要討論?」

其次是希望千佛山建立一份嚮往的莊嚴;
假若有某一家庭的子女想要出家,而彼父母強烈的反對;
最後,其子女堅持,彼父母無奈,認真的告訴其子女說:
「好!一定要出家可以,但必須到千佛山去!」

如果,千佛山能完具這兩個希望,
即使白雲變成烏雲,甚至沉淪三塗,亦已心滿意足了;
只少是帶著歡欣,而不是遺憾,往那裡也是洒脫自在!








酬對

謝謝您!
為什麼謝?
感謝您的教導和栽培!
慚愧,祇能盡一份心意;畢竟成敗得失,全在汝自己!
弟子已經擁有了許多,親近您老,如入寶山,並非空手而還。
假若真是挖得寶的話,但願好好運用,務必發揮其價值;
千萬不可同於世俗之人,手上戴著鑽石戒指,卻成天嚷嚷,貧窮無有衣食!
擁有的是饒益功德,不是存在銀行裡的珠寶箱,請您放心。




以上兩篇節錄於「白雲老禪師著-白雲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