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網誌清單

吹皺一池春水干卿底事(三)




  

  

李奭學先生看到了這個報導之後,他就去遍翻資料想要查證一下,於是根據高行健先生所提的資料參考本去看,結果發現雖然好像在敦煌的一些版本裡,還有《指月錄》裡都是寫的恩惠的惠,可是在《景德傳燈錄》裡卻用的是智慧的慧,為此他也不能肯定到底是哪一個對。

李先生在文章裡面說,在《指月錄》裡面引的是惠能大師的弟子法海的用字,照理說這就應該是正確的了,因為法海曾經為他的師父整理了一部《六祖壇經》,提到《六祖壇經》,我們先作一個觀念的認識。

老禪師曾提出:《六祖壇經》不宜名之為〝經〞!

在老禪師門下學佛受教,特別重視熏習,強調獨立思考的能力,因為學佛是要從迷之中去覺,很多時候必須要透過思考發揮智慧,於現實的種種的現象中去作資料的蒐集,然後去作觀照,不能受限於一般約定俗成的觀念;或者是世俗一般,依於因緣法所形成的種種的現象的一種束縛,以致抹煞了事情的真實性;所以嚴格說來,《六祖壇經》不適合稱為經,為什麼呢?
介紹經、律、論三藏時曾經提到過:
〝經〞都是佛陀告訴我們的,記載著修行覺悟的道理和方法;
〝論〞是解釋經的,就是菩薩的論典,是菩薩們根據佛陀的道理方法,去修證了之後,把他的心得提出所作的一個心得報告,這個心得報告通常最適合於當時的人,因為他在說法的時候,是根據佛陀經典裡面的義理所做的一個詮釋,而用當時人能夠聽得懂的方式、聽得懂的語言,或者聽得懂的理念來做的解析,講完之後,就成了一部論典,也就是菩薩們的心得報告;
而《六祖壇經》裡面記載的,都是六祖的大弟子法海所記載的,把惠能大師的求法因緣、經過,以及弘法的情形都記錄得很清楚,也可以說把惠能大師的種種的言行語錄做了一個詳實的報導。在書前他寫了一篇序,裡面提到惠能大師剛生下來的時候,門外來了兩位和尚來為孩子送名字,說他將來能夠〝惠施眾生,能作佛事〞,宜名為〝惠能〞;可見得惠能大師的名字有其由來。我們再看,惠能大師終其一生沒有改名字,從盧惠能到釋惠能,一生未改名字,可見事非尋常,更不偶然,為了尊重起見,我們不得不為六祖惠能大師正名,因為他一生的行履,或者說他的願,即在〝惠施眾生,能作佛事〞,怎能忽略呢?
至於《六祖壇經》則不如稱之為《惠能大師的言行語錄》更為恰當。因為〝經〞,國人習慣把不變的道理稱之為經,像四書、五經,乃至《道德經》等,指的都是根本不變的道理;佛法中我們已經提過,〝經〞在三藏裡面保存的都是佛陀所說的覺悟的道理方法,菩薩們的心得稱為論;我們看像禪宗的第十二祖 ── 馬鳴大師,曾作《大乘起信論》,龍樹菩薩作《大智度論》、《中論》等有名的三論;達摩祖師也有《血脈論》、《悟性論》以及《破相論》等,弘忍大師也有《最上乘論》;更何況記載六祖言行語錄的這一本壇經並不是六祖自己寫的,而是門人記載的,所以這本禪宗的瑰寶實在講起來,我們應該還它一個原來的面目,應該稱之為《六祖惠能大師的言行語錄》才合適。

在禪法的弘揚上,惠能大師是居首功的,他播下禪的種子,在中國蔚為一個禪風最盛的時期,不僅朝廷尊重他,時人愛戴他,他的弟子更推崇、仰慕、愛戴他,連把師父說的話都忘形的奉之為〝經〞了,會不會太超過? 所以當我們要還它一個真面目的時候,我們就知道,凡事只是一個時節因緣所顯現的現象。其實認真講起來,惠能大師也不見得會贊成時人把記載他言行語錄的書稱之為經,那肯定是個人無明的自我意識作祟,而且陷師父於不智、不義,雖然六祖的開示都是至理名言。因為自有傳承以來,所有祖師們的開示說法都只稱之為論。

另外我們再看,惠能大師的名字在世間的版本當中有兩種寫法;若溯其源,法海法師在整理六祖言行語錄這本書前原有一序,只不過這一篇序並不為時人所重視,因為有的版本中刻意就把這一篇序抽掉了,有的版本仍然保留著,像敦煌石窟的幾本版本裡,以及《指月錄》裡都與壇經中的原序相同,用恩惠的惠,應該最接近原始資料;只有宋朝出家人編的《景德傳燈錄》以及宋人明人,另外還有唐朝後期人所寫的編的高僧傳裡,就把惠能的惠改為智慧的慧。雖然版本有兩種,可是我們可以去考究一下,首先我們別忘了:惠能出生時,有兩位和尚特為送名而來的 ──

因為〝惠施眾生 能作佛事〞,所以名為〝惠能〞。

我們再看我們平常說修行,當出家之後,師父會給你一個法名法號,那跟你的俗名是完全不一樣的,你整個換了;可是惠能大師我們看,從生下來就用這個〝惠能〞,一直到他出家之後,他一生都沒有改過名字,可見事不尋常。

不學佛的人也許認為這種傳說荒誕不經,尤其知識份子他不能夠接受,但如果稍微懂得佛法的人,他就知道人的能力有限,世間有很多不可解釋的事。像有修證的羅漢或菩薩,他們都是有神通的。尤其當一些大菩薩要降臨人間的時候,天人歡喜,競相通報,自然有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所以這個現象是很普通、正常的。

我們看,惠能大師他以不識字的相而顯現,但他卻能夠成為禪宗的一代祖師,度眾無數,他會是一個普通人嗎?絕對不是,所以他其來有自。他的稟賦不是一個普通人的現象,所以他來的時候,有兩位和尚來送他名字,這是很可以解釋的。只是我們平常人,受知識和能力所限,以致沒有辦法去接受這麼奇怪的事,所以不著興談這些,於是就把原序刻意撇開一邊;再加上古代資訊閉塞,傳訛失實,後期很多版本又沒有附加這篇序文,乃至於根本不知道有這麼一篇序文,所以後人編寫資料的時候,雖然編撰者有的也是出家人,他也不見得了解,也就沒有把傳聞編進去,自然名字就不考究了,而由於普遍都用智慧的慧,於是六祖〝慧能〞就這麼以訛傳訛的傳寫下來了。

惠能大師的名字,本來並不是一個需要爭執的問題,但是既然傳寫錯誤到了反而以訛為正的時候,我們就要呼籲尊重原始資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