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網誌清單

2015-10-11 【基隆。暖暖】西勢水庫~內西勢坑古道~消腱(胗)嶺古道~暖東峽谷

藍天隊本星期分享聯合艦隊開路的成果:
日期:10月11日
時間:上午8時
集合:基隆暖暖區東勢街36巷來福宮集合
預定行程:觀音湖山~東勢大崙~內西勢坑古道~西勢水庫~來福宮
實際行程:來福宮~西勢水庫~內西勢坑古道~消腱嶺~暖東峽谷

昨夜北部大雨,西勢坑溪水量豐沛,幾次攀石過溪,中午用餐後改取往中窯尖叉路接消腱嶺古道出暖東峽谷。

西勢水庫是台灣最古老的水庫(第一座水庫),在地方需求用水量增加因素下,由英國工程師勃登在1898年時指導日本人設計建造,約歷經近30年的努力,於1926年才告完成,供應整個基隆市用水。同時在水庫入口處,採用當地的舊水管所製造成的紀念碑柱,是為地方的另一特色。然而碑上竣工日期為中華民國15年,不知為何在日治時期會有此年代呢?(註)

消腱嶺古道,篳路藍縷:
消腱嶺古道,為往昔暖暖前往暖東峽谷到嶺腳寮和十分的越嶺古道。
當時的先民挑運著泥藍、竹筍及茶葉到暖暖販售(註1),再買米和日常生活回家,當回程走到此處時因陡坡不斷,令人疲累厭倦,連腱都消下去,故台語稱作「消腱」。關於「腱」的台語發音,有二個意思,一是指「胃」,坊間對於雞的磨砂囊「雞胗」稱之「胗」,有時影射人的胃。另一的意思是指「腎」,人在疲憊時連腎都消下去。
目前參考三份的資料,第一份寫成「消腱嶺」,第二份寫成「銷鍵嶺」,前兩份雖然文字不同,但是發音卻相同。至於第三份則寫成「消墾嶺」,個人認為是口述的筆誤,因為台語並沒有「消墾」的叫法(註2)。因此這條古道似乎稱作「消腱嶺」比較為正確,或是稱為「消胗嶺」也可以。


網誌連結:



上午8點「來福宮」集合,雖然昨夜北部下一陣大雨,今日仍有450位山友參加。
今天要特別感謝山友許永豐,因為他把相機給我使用,才有豐富的行程照片記錄。
昨天回家把相機記憶卡放到電腦讀取相片忘了再裝回相機,集合出發後要拍照時才發現沒有記憶卡,更慘的是相機的電池沒電,今天帶出來2顆充滿電的電池竟都不能用?
沒記憶卡、沒電池! 當下心念一轉,今天就專心爬山,用眼睛多看,用心記憶美麗風景了!

沒想到只是想麻煩許永豐山友多拍照讓我做記錄,他不假思索就把相機給我用,太感恩啊!

越嶺鞍部,原計劃要走「內西勢坑古道~東勢大崙~觀音湖山」回到鞍部完成O型,哪知計劃趕不上變化,最後是走消腱嶺下暖東峽谷。


西勢水庫

西勢水庫(觀音湖)


沿西勢坑溪上行~


碧綠的湖水~





觀音湖山叉路,江隊長釘牌(觀音湖山,內西勢坑溪古道,拔西猴山)


觀音湖山叉路,不取,走內西勢坑溪古道~








西勢坑溪,少有遊客,清澈碧綠的溪水,卻有人在溪邊疊石為樂~(潭哥)






台灣36秘境之西勢坑溪,少有遊客來,清澈碧綠的溪水,風光秀麗的景色令人心曠神怡~

往上行,溪水聲勢越發激盪,隆隆水聲,不絕於耳~

益安宮,光緒癸未年(1883),供奉福德正神牌位,門聯為:神益同志千秋在 人安興基萬古存

在此遇到碇內來的葉先生,葉先生說他每星期都會來土地公廟上香供果,整理周遭環境。
我問葉先生:還會繼續往上走嗎? 
葉先生說〝不會!〞因為都是一個人來,只走到土地公廟而己。
葉先生又說:往上走,以前曾有數十戶住家。

礦場遺址



沿溪行,忽左忽右,越往上,有巨石,水勢湍急吵雜~


東慶煤礦的礦場工寮遺址(民國35年開坑,民國71年收坑)
與「盛興煤礦」(位於東勢二號橋下游左岸,為暖暖唯一遺留下較完整的礦區,於民國35年開採,71年收坑)。不知是否為同一煤礦?

煤礦坑遺址


今年自蘇迪勒颱風至杜鵑颱風以來山區處處倒木~


多的是連根拔起的倒木~


在危坡邊以倒木架上的便道




越往上,有巨石,水勢湍急吵雜~




月牙巨石





危石深潭水急,山友架繩輔助,小心過溪!

溯溪 攀石


這是一連串的沿溪上溯,忽左忽右,已不知過了幾次溪了!

還要巨石中鑽洞而過,還好大家都不胖!



鑽過來了! 耶~~~~


一路上隆隆水聲,好不熱鬧~



叉路,遇到山友阿卿,他們三人從東勢大崙過來,要從我們的來路下去~

我們往中窯尖方向續行~




在溪邊休息午餐約50分鐘後出發,江隊長決定改取中窯尖接消腱嶺古道下暖東峽谷,東勢大崙、觀音湖山,等以後有機會再訪。




往中窯尖方向還是一直過溪~

漸漸會看到古厝遺址,想到在土地公廟遇到的葉先生說:以前有幾十戶人家。







古厝遺址


古早厝地




這段路忽左忽右的上梯田,或是古早聚落區。









大片駁崁




午餐後往中窯尖接消腱嶺古道,一路不停的走…感覺好漫長的古道行~
還好這片森林美景養眼,忘卻了山路迢迢…


看到石階梯,大樂,終於走出荒蕪…



鞍部 右轉往消胗嶺(消腱嶺)古道~


越嶺鞍部(左:東勢大崙/ 右:中窯尖)


雙溪匯流口~

雙溪口,古厝群遺址。

雙溪口,舊稱為坑頭,沈家古厝遺址。


消腱(胗)嶺福德祠


終於走到暖東峽谷了~

據莫利(mori)說:此長岩斜坡,此坡是民國47年八七水災,一戶七口逃生,經過此地五人慘遭流走,只有二人生還 。





山友在水泥橋下清洗雨鞋~


暖東峽谷出口等公車,遇到法大團,他今天從四腳亭起登,沒想到回程在此相遇。

更多照片:
https://picasaweb.google.com/107371043837485800868/20151011


附註:暖暖二三事
 
暖暖原為平埔族石碇社的一支,名為那那社,因泉州安溪人移入開墾後,便雅化命名為「暖暖」。暖暖之有漢人即可從乾隆三十五年的八堵番契中得知,北港等社通事昇舉所立,杜賣盡根契云:「就界內圭籠港仔口八堵庄,踏出林埔一所,東至暖暖,西至石厝坑,南至山頂盡水流內,北至大溪,四至明白為界,付蕭秉忠前來開墾,永遠為業。」由此契文可証明乾隆年間,暖暖已有漢番在此從事交易。

暖暖聚落的形成主要的因素,是早期基隆河可行舟楫,來往船隻頻繁,商旅雲集,其地方經濟發展極繁榮,所以早期的文明全拜基隆河航運所賜。基隆河是淡水河的三大支流之一,發源於台北縣平溪鄉上游,流經三貂嶺,繼而往侯硐與瑞芳間,此後一路向暖暖,八堵,五堵,一直到南港,才流入台北盆地,最後在關渡匯入淡水河。

基隆河全長86公里,其中游段暖暖是為最精彩的一段,因這裡有暖江壺穴,在堅硬的砂岩層上受侵蝕,經過千萬年後,形成了造型特殊的壺穴,又有「石面桶」之稱。其變化多端造型奇異的壺穴群中,以「哭泣的石猴」最為典型代表,並有一段感人的傳說。相傳過港的長青山,原住著一群台灣獼猴,過著快樂的生活,就在人類盲目開發下,破壞了它們的棲息地,群猴被虐殺,最後只有猴王存活,它不甘受辱,即跳下基隆河自殺,河中卻找不到猴屍,竟發現了壺穴猴形。我為這段哀怨的傳說寫了一首對聯:
暖江有幸埋忠猴,遙望青山淚滿襟

而壺穴的發展期可大致分為五期:
1單一壺穴期 2聯合期 3凹槽期 4河床期 5島狀遺跡期。

乾隆年間,漢人從淡水要進入宜蘭,暖暖即為內河航運之終點站,可知淡蘭來往的商旅,常在港仔口(暖暖)上岸落腳,此地便成為貨物集散地,也造就了暖暖老街的商家林立,地方鄉諺云:「九萬十八千」喻為萬金富者九戶,千金者有十八家,當時五百元就可購一屋,由此可知當地的居民極其富裕。

當初有一商人,從泉州安溪移民來台時,隨身帶有三尊神像,即有鄉土神清水祖師,保儀大夫,航海神媽祖。從淡水登陸,坐小船來到暖暖做生意,便建了小木屋放置神像,後因前來朝拜者漸多香火興盛,而家廟狹窄不方便,在眾人集資下,於嘉慶六年(西年1801年)重建木造的安德宮。歷經數次的整修,即為現今鋼筋水泥的廟宇。安德宮廟前石柱有幅門聯,最具代表暖暖在地人文地景,即兩側門上的橫聯:「溪水流東」,是指暖暖溪水要流入基隆河時,在龜潭下方突然往東流後再注入基隆河。從風水的角度來看,水往東流會把財源帶來,因此當地有句俗諺:「水流東,吃未空」,同時也造就了九萬十八千的盛景。左側橫聯為「筆山拱北」,意指從安德宮往水源地方向看去,水庫後方數座山頭像是筆架,又面朝北方,地理上則有龍人之地的說法,果真在暖暖曾誕生基隆唯一的「武舉人」。

廟的左側亦設有武英殿,供奉西秦王爺,即是靈義邵北管子弟戲會館,靈義邵創立於清咸豐九年(西元1859年),前名原為興義軒,為避免北管西皮,福祿派別之爭,才改為靈義郡,現為基隆規模最大的北管組織。每逢節日慶典陣頭出陣時,隊伍聲勢是非常浩大壯觀。

於西元1860年開港通商後,西方傳教士也紛紛進入台灣傳教。加拿大藉的馬偕博士於1872年來到台灣,他從淡水經基隆河到水返腳,再進入基隆。當時暖暖是個貨物集散地,人口非常密集,馬偕博士即在1879年來到此地成立「暖暖基督長老教會」,如今此教會已具有一百二十年的歷史了,也是暖暖的特色之一。

早期當地有「三黑」,即是天黑黑:此地雨期非常長,曾有一年二百天下雨的紀錄;二是厝頂黑黑:這裡的房子屋頂都是用油毛氈紙漆上柏油,是相當實用經濟且又可防雨。三是面黑黑:因暖暖有很多煤礦區,當時礦工的臉都是黑色的,可見當時礦工的辛勞。

煤礦曾是暖暖極重要的經濟資源,有百分之二十的人口在礦業全盛期加入採煤行列,而暖暖的礦場大部份集中在東勢坑一帶:

愛產煤礦:位於正榮二號橋上游右岸,屬地勢最低的礦區,於民國35年開採,77年收坑,年平均產量為14,324噸。

一心煤礦:本礦在東勢溪左岸,坑口在一心福德宮斜對面(由礦區助金搭建),於民國37年開採,58年收坑,年平均產量7,673噸。

盛興煤礦:位於東勢二號橋下游左岸,為暖暖唯一遺留下較完整的礦區,可建議保留規劃為觀光坑道區,於民國35年開採,71年收坑,年平均產量14,293噸。

老寮坑煤礦:位於東勢溪上游古道附近曾有一口火鼎利用其蒸汽發電及打風,又叫「火鼎坑」,早期亦有人在此附近煉樟腦油,故老地名又叫「腦寮坑」。

東榮煤礦:坑口位於東勢溪上游右岸,與盛興煤礦隔溪相對,煤種為油碳,專供煉焦煤用,於民國47年收坑,因暖暖區煤礦在各種因素及不敷成本下,只好撤收經營。之後,東勢坑人口即大量外流,現僅留下廢墟礦坑遺址,令人憑吊回憶。

暖東峽谷位於東勢溪上游,林木茂盛,蟲鳴鳥叫,青山綠水,風景優美。目前已成為遊客休閒最佳去處。早期地名為石洞內,約150年前,石洞內庄居民以王姓和沈姓為主,由泉州安溪移民而來。當時來到暖暖時,因暖暖老街附近已被先到移民者聚集,只好移往東勢溪上游而來,到石洞內先在四千九(老地名)落腳。因首批移民佔據大片山林並以放火燒山的方式佔成為地主,而後到之人再向地主租地耕種,前三年不收租金,第四年後再抽稅,都以種植地瓜為生。大約種植了四、五千顆,而這就是老地名(四千九)的由來。此地區於民國47年八七水災發生後,整個聚落才往外地遷村,目前還留下甚多先民的生活古物遺跡,如:百二坎,礁溪仔,豬哥潭,消腱嶺,石頭厝等。

在東勢坑後山有條古道是淡蘭古道-暖暖支道,約二百年前淡水往宜蘭需在暖暖上岸,走東勢坑古道,越嶺後到達十分,再由十分通往雙溪越過草嶺古道,進入大里,通往宜蘭境內,盼政府能規劃成觀光休閒登山步道,可銜接平溪鄉和五分山登山步道,讓市民在假日有個另類的去處。

西勢水庫是台灣最古老的水庫(第一座水庫),在地方需求用水量增加因素下,由英國工程師勃登在1898年時指導日本人設計建造,約歷經近30年的努力,於1926年才告完成,供應整個基隆市用水。同時在水庫入口處,採用當地的舊水管所製造成的紀念碑柱,是為地方的另一特色。然而碑上竣工日期為中華民國15年,不知為何在日治時期會有此年代呢?
  
夏季枯水期常有居民在池中摸田坏,穿著短褲,赤腳在池中游走,當腳底有硬硬的觸感時,便彎下腰大顯身手地抓田坏,但有時也會一不留神跌進爛泥中,像泥巴人一樣,有趣極了。

在雙龍橋下有間紅磚所砌成的幫浦間,已有百年歷史,是暖暖僅存的古蹟,是英國工程師勃登在1899年所設計建造而成,於右下方的攔河堰是為截取上游東、西勢的水,再經由幫浦間把水抽到左岸的淨水廠。每遇夏季枯水期,就由上游水庫放水,經由淨水廠處理後,再輸送給全基隆的用戶。本淨水廠也是全台灣第二座水源地,其歷史年代僅次於淡水水源地。期待政府能規劃成水資源展示館或紀念館,適時機會教育市民了解水的重要性,才能懂得珍惜每一滴水的珍貴。

在西勢坑最具有人文特色的是雙龍土地公廟,所謂雙龍是指西勢溪和東勢溪在廟下方匯集成雙龍潭,再注流向暖暖溪,雙廟的左方「福德宮」原就在此地庇佑著東勢溪流向的居民,右方的「福興宮」原本位於上游水庫內,起初建水庫時當地的居民都往外移,只留下小土地公廟,因數次施工失敗後,有人求神問卜才得知,神也需要跟人一起搬離,於是才由原址遷移到現址與「福德宮」為鄰。經由廟內石碑年代得知在咸豐九年之前,水庫內居民就已形成一個聚落,另碑記載佃主十七戶,即可知當時約有上百人在此居住生活。

在暖暖下游左岸建有間「威德廟」,創建於大正八年,主神是「三府王爺」,相傳古早有一瘟船,從基隆河而上,欲進入暖暖溪時,此廟王爺出來和瘟神大戰三百回,結果瘟船不得而入,只好向上游而去。隔數日後,聽說四腳亭、瑞芳一帶居民,染病的人數多,經過此事後,才擴建成今日的「威德廟」。

宜蘭線鐵路的孔道,暖暖火車站建於西元1919年,暖暖原本僅設有昇降站,居民及貨物出入極為不便,當時的暖暖名人周鐘聲先生有鑑於此,便與鐵路局的人交涉,並捐出目前暖暖火車站一帶的地作為鐵路用地,如此才建成了暖暖火車站。這棟古色古香的木造建築物,歷史比集集火車站還久,在別的縣市是被當成國寶般的看待,而我們暖暖火車站卻被當局給鏟平了,消失了不僅是地表的圖騰,也把鄉親們七、八十年共同的記憶,給毀滅消失掉,失去了才知珍貴,唉!真不知我們留給後代子孫的將是什麼文化遺產?

自從宜蘭線火車和瑞八公路通車,基隆河航運也隨之結束。同時暖暖港仔口的繁華也走入歷史,沈寂了近五六十年的暖暖,卻在近十年來規劃成住宅區,濱海交流道通車後,又為暖暖帶來一線生機,只要當地居民及政府單位能有共識,一同來疼惜這片基隆的最後一塊淨土,相信暖暖將成為大家所追尋的另一個桃花源。
參考資料:
http://www.klnn.net/culture/home.ht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