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理蕃計畫 斑斑歷史遺蹟「六龜特別警備道」
十八世紀末,台灣最驍勇善戰、擴張力最強的原住民族─布農族即已遷徙至寶來溪、邦腹溪與荖濃溪六龜地界之間。
明治四十三年起(1910年)台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實施「五年理番事業」,全面展開對山區原住民的武力鎮壓。一九一四年,理蕃事業最後一年,日人大舉沒收與逼繳布農族所有槍枝。槍是布農族打獵核心工具,獵物可與平地人換取各式生活用品,沒收槍枝如同斬斷經濟命脈,引發布農族極大的反彈。至此布農的抗爭就如野火燎原,一發不可收拾,開始全面攻擊警備駐在所及樟腦寮,日警、腦丁傷亡慘重,日本官方遂決定一一征服鎮壓,在南方布農族活動範圍的東西界線上,翌年分設西線六龜警備道、東線內本鹿警備道,並在隘勇線拉起通電鐵絲網,暫時隔絕與抑制布農族狂暴的襲擊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