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基橫斷古道闢建於1892年左右,是「清末最後一條官道」或「清末最後一條軍道」。
1895年,清廷割讓臺灣,日本開始治台,淡基橫斷古道的途中設有一座河南營。
光緒十九年(1893)時任職臺東知州的胡傳在私人日記中如此寫道:自基隆西北取道循山而行:四里至三角嶺,六里至大武崙,七里至馬鋉莊,八里至大坪腳,四里至鹿角坪,七里至磺山頂,七里至竹子拗,十四里至水竟渡,十里至滬尾。皆由山間取徑,海上窺望不及;無險阻,直捷而平坦。(即由基隆的蚵殼港起,過大武崙、瑪鋉橋頭,至內港腳,再經鹿窟坪、後尖山尾、竹仔湖最後抵達滬尾)
藍天隊江隊長從去年開始整修基淡橫斷古道(基隆-淡水),大致上由「大武崙東都社區~面桶寮土地公~苓蘭休閒園區~面桶寮越嶺保甲路~崁腳裕大橋~大坪~圳口埔~鹿堀坪土地公~溪頭尾土地公~大尖山鞍部~石梯嶺~擎天崗~中湖戰備道~蜜蜂巢古道~山之家~十八彎古道~車埕~楓樹湖~山子頂~天元宮」。並打算以擎天崗為中繼點分東、西段帶大家完成「基淡橫斷古道:基隆-淡水」。
08:00 擎天崗出發→嶺頭喦土地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