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大山
標高3742公尺,中央山脈第三高峰,山姿雄偉,為台灣「五嶽」之一。
由副峰山群環抱的南湖圈谷,造形優美,谷迴山合,是台灣高山最壯麗的自然構造景觀。南湖大山擁有天成的冰河遺遺跡,媲美於雪山地壘的圈谷,有豐繁的高原植物,取勝於玉山主峰。匯集成山岳之大美,是令每位登山者魂牽夢縈,戀慕登臨的山岳殿堂。
依據楊建夫(1999年)的調查與研究發現,南湖大山獨特的地形景觀確實是由冰河刻蝕而成,並總結在南湖山區的冰河遺跡,計有3個U形谷、18個圈谷、1處冰帽、1處冰蝕三角面等主要的冰河地貌,以及多處冰坎、冰磧石和冰蝕擦痕等冰河細微地形。
其中最壯麗的冰河遺跡即今日登山界所稱的上、下圈谷與大濁水南溪(和平南溪)河谷,這三個由冰河侵蝕作用形塑成的U形谷。
山型端凝厚重,素有帝王之山、王者之山之稱;主山的山體,別號「帝王座」。
南湖南峰,標高3505公尺,無三角點,百岳「十巖」之一。
南湖南峰的南方為巴巴山,北邊連接南湖大山,山頂為一尖銳的三角狀,山頂空間狹窄。
南湖南峰其硬砂岩的岩石山峰,形勢如指向天,非常險峻,由巴巴山回望,才能顯現其巖。
巴巴山,H3449m,3等6339號,又稱南湖南山,高山百岳「八小巒」之一。
民國46年8月8日有李明輝父子等人首登巴巴山,同時取了這個名字,雖然這天是八八父親節,可是巴巴卻和爸爸扯不上關係,巴巴山是泰雅族獵區,稱為Babo-paba,babo是山,巴巴則為音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