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網誌清單

2011-08-14 【新北市】淡水一日遊

2011年8月14日(日)  淡水逍遙樂 (一滴水紀念館)

嚮        導:GINO
集合地點:捷運淡水站 (9:00A)

行  程:
捷運淡水站→淡水河畔→福佑宮→重建街→清水巖→紅樓→滬尾偕醫院→禮拜堂→淡水會館→小白宮→淡江中學(八角塔淡水女學校馬偕墓)→牛津學堂→紅毛城→一滴水紀念館→滬尾砲台→漁人碼頭(未竟)



心之路 11



不生不滅

   死了,了了嗎?

   消失,不見了嗎?

   業的造作,種子發生現行。

   道的修養,現行薰習功德。

   業生道滅,道生業消。

   業感相應於道,結果是業消道長。

   業感不見於道,結果是隨業而轉。

   生,生什麼?

   生命行相中的旅程,像春夏秋冬。

   滅,滅什麼?

   生命旅程中的遺痕,像日月星辰。

   是誰在生?又是誰在滅?

   染心於生之怖畏,是不識業。

   執著於滅之空境,是不識道。

   染著如蜂蝶,為誰辛苦為誰忙?!

   清淨如太虛,將會是個什麼世界?!

   生如染著,只是消耗生命!為了啥?

   滅如清淨,只是耽於空亡!有益麼?

   如何是不生?譬如:

   雞生蛋,蛋不是雞,卻具雞性。

   如何是不滅?譬如:

   蛋孵雞,蛋即是雞,展現雞性。

   佛典中說:心佛眾生,三為一體。

   心,集起:有業有道。

   佛,覺悟,從迷惑中突破。

   眾生,煩惱與無明的組合;隨緣境而轉即是眾生,
        轉煩惱而成菩提即是佛,即是破除無明惑。

   如是生,如是不生!

   如是滅,如是不滅!

   生乎?胎死腹中時如何?

   滅乎?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

   或許:

   未生前,即生後;是生?是不生?

   未滅前,已滅後;是滅?是不滅?

   生了,本來已失;不生,孰知本來!

   滅了,本來何法?不滅,焉知來處!

   譬如花果:

   花生果將生,花不生果無從生。

   果生花即滅,花不滅果亦不生。

   因此道:

   是生是不生;是滅是不滅。

   於物質而言,成住壞空,了無交涉。

   於精神而言,生住異滅,心之行相。

   因此,說生不生,說滅不滅;機裡玄妙,蘊藏其中,
   當知:

   生,行相之始。

   住,行相之實。

   異,行相之變。

   滅,行相之末。

   生起時,莫捨未生面目。

   常住時,只是暫短現相。

   變異時,總不離棄自性。

   消滅時,從來未曾逝世。

   你說:

   生是什麼?不可言無生。

   滅是什麼?不可說無滅。

   君不見,穹蒼間,千變萬化;虛空中,本無一物;
   於生滅而言,你說呢!


              本文摘自:《心之路》-白雲老禪師著

2011-08-07 千佛山方丈白雲老禪師舍利安座大典

千佛山開山方丈白雲老禪師因年事已高,引發心臟不適,
於五月十八日圓寂,享法壽九十七齡。
老禪師一生修行荼毘後出現少見的多彩舍利花及橙紅色的靈骨舍利。



心之路 10

 


是諸法空相

   是,是肯定嗎?

   非,是否定嗎?

   肯定與否定之外,是什麼?

   寒潭撒網,結果如何?

   水底明月,誰也不會忘了天上!

   然而,
   冬筍藏泥裡,總有裂痕可尋;有忽略大意的麼?!

   法,不是分別,就是染著。

   法,不離於人;離了,無法可言。

   因此:

   山河大地,森羅萬有,都屬人的世界。

   人,與山河大地共生存,忙碌於森羅萬有之間。

   不過:

   法與人,往往相依為命;食衣住行育樂。

   法與人,往往背道而馳,衰敗毀傷悲苦。

   法與人,往往競相眩耀,可望不可及。

   於是:

   生、老、病、死、
   愛恨、怨憎、追逐、思念、理想、希望、成功、消逝…‥

   一連串的造作,長久的感懷。

   幾許的迷戀,永恆的回憶。

   運行,循環,交替──

   究竟為了什麼?

   擁有的,如花開花謝。

   失去的,似朝霞暮色。

   或許,人與法,偏於情識;
   守著春天伴著夏,望著秋天躲著冬。

   或許,只是無窮盡的苦意,暗暗的神傷。

   或許,什麼也不留下,如空中鳥跡。

   但是:

   為何總是不離汙染?

   為何總是不捨執著?

   是誰促使於不斷的運作之中?!

   是歷劫的業識?是無始無明?!

   如果是:

   是人為伊始?是法為開端?

   如果不是:

   萬法因緣,生聚滅散,不可否定!

   你說:

   就像是雞與蛋的關係,你且作個解釋。

   你說:

   就像是空與色的現象,你且辨個究竟。

   不過,千萬記住:

   創作和發明,祗為環境的需要。

   透點個中消息:

   我為主宰,無非是心意識作用。

   你有高見麼?

   魚與水、船與水、人與水、萬物與水。

   還有地、火、風;以及不動則靜的輪相。

   你能說:

   法爾如是,不是麼?

   莫為行色而色行,莫為迷情而情迷。

     
         本文摘自:《心之路》-白雲老禪師著


心之路9




舍利子

   身為佛子,不在舍利;

   但取篤行,來去自在。

   是誰?智慧之形成!

   為啥?般若之流露!
   總得有所憑恃,理事無礙圓通。


        本文摘自:《心之路》-白雲老禪師著

心之路 8



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

   色,究竟空相。

   受,緣於色心。

   想,感受成力。

   行,籌量運作。

   識,了別結論。

   倘若,色成空相,以般若之功而照見之;
   那末,受亦不生,想無從起;自然,行識不會發生。
   一貫連環,繼續不斷,
   五蘊從變化而作用,自我意識如波湧;
   基於種子能生現行,現行復又薰習種子,
   循環不絕,永無休止,業識不僅不得清淨,
   反而日勝一日,世勝一世;怎
   能不輪迴於六道之中!

   倘若,般若成功,觀照透徹;
   無異慧劍起落,諸蘊寂靜;
   即色即空,即受即空,即想即空,即行即空,即識即空。
   一旦入達自在之境,色不異空,受不異空
   想不異空,行不異空,識不異空;
   於空之中,五蘊反而是無量無邊功德!

   增一阿含經中說:

   色如聚沫──
   高而下,流水處,常聚水沫;
   湖海間,撞擊時,常起水沫;
   觀其色,物相具現,究其實,一無所有;
   因此,聚沫無實,原本是空。

   受如水泡──
   水之浮面,時生泡影,乍現即失;
   亦如皂水吹起泡影,彩色繽紛,令人歡喜,
   一旦泡滅,頓覺惋惜;
   其實泡影,本來虛妄,剎那感受,無非情識作用而已。

   想如陽焰──
   陽光輻射,其焰灼人,表癥思緒之強,激發情識;
   形容陽焰,熱量濕化,乍顯空中樓閣,海市蜃樓,
   儼然不假,引發眾生,遐思邇想,為之惑亂;
   倘若究竟,並無實有,盡皆虛妄。

   行如芭蕉──
   蕉樹無實,不經剖剝,樹形長成,行色不虛;
   亦如蕉花,花不成花,卻具果能;
   又如蕉果,果中無核,果實不空;
   因此從樹是樹非樹,從花是花非花,從果是果非果,
   故有說即說異之別,而立理諦之義。

   識如幻化──
   幻如術者,化如蟲變,似夕陽之西天,
   雲翳變動,幻化山河禽獸,小橋流水人家;
   有的,趁微摧動,如兩陣交兵,人馬騷動,大地變色。
   但是,任管如何展露,總歸不離識心分別,自我執著;
   究竟所以,不過幻化,落得一笑。

   五蘊從有說空,於空顯有。因此:

   怒形於色,怨人惹起。

   自我感受,怪他造作。

   胡思亂想,每作聰明。

   獨斷獨行,自以為是。

   表現知識,博古通今。

   這就是人我的內心變化作用,盡攬了感性和理性二途;
   無論是成敗利鈍,總不外愛恨取捨。如是:

   人與人,糾纏不清。

   人與事,紛爭不已。

   有誰識得?

   黃梁大夢,一閃即逝;

   五蘊翻騰,熟是熟非?!

   人,總歸是堪忍眾生!

   每一個己,但歎無可奈何。

       本文摘自:《心之路》-白雲老禪師著

心之路 7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地水火風,色之成因,四大種性,緣合萬物;
   是為色塵相狀,組成分子,僅是色法架構的諸般材料罷了。

   拘泥於色,否定空性,著色不化,空亦不顯。
   拘泥於空,否定色相;著空不究,色亦不存。因此:

   地,緣水火風之性。

   水,緣地火風之性。

   火,緣地水風之性。

   風,緣地水火之性。

   四大種性,緣於四大輪相;
   輪相動而生作用,變化而有萬法,斯是色塵之識。

   色塵法生,我與相應,受想行識,相繼而起;
   而有我意識的結合之作,成為世法的創造之源。
   同樣,想行之間,延長距離,加大空間,
   則可以轉變作用,修養結果,
   而更替成非色非空,遠諸自我;
   或者說,是感性,是理性,入達出離之境,遠諸染著之弊。

   因此:

   即色即空,是色是空;

   即空即色,是空是色。

   也就是: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識得麼?根源分辨,色空空色。

   受想行識,畢竟少不了根源。

   你說?切莫道: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本文摘自:《心之路》-白雲老禪師著


2011-07-30 魚路挑硫古道 野溪溫泉行


集合:09:00 擎天崗站

嚮導:GINO

行程:擎天崗嶺頭喦河南勇路水源地三叉路直行百二崁大石公土地公廟大路邊田(小歇)→越小溪栗蕨草原守硫營遺址大油坑谷地廢紅磚厝挑硫古道遇蜂群(山友多人被蜂螫)→竹子湖路290陽金公路(皇家客運:大油坑站)→野溪溫泉八煙遇蜂群(山友多人被螫) →崩塌路段陽金公路

 

心之路 6


舍利子

   才辯為母,論議為父。

   智慧以辯,智慧以論。

   集辯攝論,合而成子。

   非是優生,勤修般若。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一株芭蕉,是樹,成蔭,開花,結果;通體無不是色。

   究其所以,樹不實,蔭在日,花非花,果無核;
   請問,色在那裡?

   因此,有句云: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然而,是色是塵色,是空是塵空;
   仍在行相上論交涉,陷在色法的圈圈裡。

   云何是?第一義的!

   五蘊乃是我之造作者的緣起:

   色法轉識,心地靈光,搞的天翻地覆,乃萬法之端,
   或曰伊始。

   受因領納,與色相應,意念如麻似絮,乃變化之源,
   或曰能為。

   想係思惟,因感而發,心念如猿似馬,乃作用之力,
   或曰虛妄。

   行是造作,籌量後生,往往不堪設想,乃身心之應,
   或曰運作。

   識為了別,行後結果,生熟苦甜不定,乃現行之境,
   或曰知見。

   受因色起,想為受感,行循想製,識緣行定;
   一貫循環,相輔相陳,展轉邏輯,形而上下。你說:

   色之與空,是異不異?!

          本文摘自:《心之路》-白雲老禪師著

心之路 5


度一切苦厄

   江河難跨,湖海難越,少不了舟航或橋樑的引渡。

   生死苦際,輪迴交替,少不了智慧和覺悟的化解。

   哀傷的時刻,需要激發勇氣的慰藉。

   氣餒的時刻,需要鼓舞希望的力量。

   貧窮的時刻,需要維護生存的救濟。

   病苦的時刻,需要身心內外的治療。

   因此,度之一字,少不了布施與供養;
   而布施與供養,卻仰賴般若波羅蜜的分辨。

   凡一切苦厄,亦復如是。

   人,有著太多的問題,譬如:

   喜極而忘形。

   怒極而喪命。

   哀極而神銷。

   樂極而生悲。

   愛極而苦惱。

   欲極而玩命。

   恨極而殺伐。

   無論如何,總是淪陷在苦海之中。

   因此,就像是

   溺者期盼援手。

   即使,一條繩索、一根竹桿、一塊木片;
   任何一份可資活命的脫因之物。
   在施予者,祗是舉手之勞,
   而在溺者,卻是度苦解厄的恩惠,是珍貴的救星。

   復如飢寒交迫的浪者:

   風雪中,天寒地凍。

   渴飲皆無,渾身乏力,頻臨搖搖欲倒之勢;
   僅存踉蹌,奄奄息止,與死神作最後的掙扎,
   總不免企望救命的援手。

   雖然,可能發生的只是一些:

   令人羞澀的可憐。

   傷害自尊的同情。

   以及仁心善意者的悲愍。

   但是:

   死亡邊緣,無力支撐。

   活命希望,仍舊強烈。

   即使有心結束算了;但眼前的能力,亦是無可奈何。

   苦厄,不止是刻意的忍受而已。

   相對之下,無論任何的方式;
   任誰,亦以求得解脫為心願。因此:

   揮手說再見,心底酸苦。

   含淚說再見,意念綿綿。

   氣惱說再見,情識仍在。

   揮不掉、流不盡、恨難銷;

   依舊耽在「苦」不能「了」的範疇之中。

   無可如何!

   無可奈何!

   怨天?不得。

   尤人?不得。

   因此:佛法中道出:

   知苦因集。

   知滅在道。

   行者當識摩訶般若波羅蜜。


         本文摘自:《心之路》-白雲老禪師著